法治阳光照归途

法治阳光照归途 

 ——团风县司法局上巴河司法所“三项举措”提高矫正质效    

 本报讯(通讯员林依蕾)近年来,团风县司法局上巴河司法所通过“个性化矫正方案、信息化智慧监管和精准化教育帮扶”三项举措提高教育矫正质效,实现精准帮扶,助力社区矫正对象重塑人生、回归社会。

 “菜园打卡”—— 

 监管无感化,生活如常化   

 早上7点,柳某刚到菜地,手机便响起打卡提示音,他对着摄像头完成人脸识别,继续忙碌农活。这种“监管无感、生活如常”的场景,正是上巴河镇智慧矫正体系的生动写照。    

柳某因过失犯罪接受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每日核查轨迹时,发现柳某的定位总在田间地头规律移动,既确保了监管无遗漏,又让他感受到“无感化”管理的便利。  

上巴河司法所依托“湖北在矫通”APP、电子围栏等信息化手段,将传统“盯人”模式升级为“智慧监管”。2024年以来,全镇社区矫正对象信息化核查率达100%,违规外出事件同比下降60%,真正实现了“监管在无形、生活在日常”。

4567

 “上门服务”—— 

 关怀特殊群体,传递司法温度   

 “我腿脚不便,司法所同志每月都来家里看我,还帮我申请了免除集中报到,这份心意我一直记着呢!”年过七旬的何某说道。  

何某因患病行动困难,子女常年在外务工。司法所了解情况后,主动向县社矫局申请免除其集中教育和公益劳动,并制定“一人一策”帮扶计划。  

针对老年、患病等特殊矫正对象,上巴河司法所推行“上门矫正”模式,2024年累计为2名行动不便对象免除集中活动,入户帮扶超30次。这一举措既落实了法律刚性要求,又以柔性服务赢得了群众认可。

789

 “直播创业”—— 

 赋能新生之路,助力社会融入  

  “大家好,我是三农带货主播,我代言的是……”镜头前,马某热情推介农产品,直播间人气持续攀升。   

 马某曾因冲动犯罪入矫,司法所发现他擅长短视频创作后,积极联系本地电商企业搭建合作平台。同时,司法所强化法治教育,通过“以案释法”提醒他网络言行边界,避免涉足虚假宣传等法律风险。如今,马某已经期满解矫,他的直播间粉丝数和播放量也持续增长,还带动了其他村民就业。    

上巴河司法所将“教育+赋能”深度融合,除持续开展法律知识教育之外,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就业创业信息,已累计帮助5名社区矫正对象实现就业创业。  

  从“菜园打卡”到“直播带货”,从“上门帮扶”到“创业新生”,上巴河司法所以法为舟、以情为桨,让社区矫正既有法律的庄严,更有人性的温暖。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