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良种撒满黄冈大地

阳春三月,黄冈大地处处展现着勃勃生机:田野上,油菜花肆意盛放,嫩黄的花儿铺成一片;大棚里,小小的早稻种子在蓄力,等待出芽。

3月20日,市农科院院长涂军明带领水稻所的科研人员,为黄冈东坡粮油集团有限公司送来1000公斤优良水稻种子,并提供技术指导。“科技春耕”在黄冈大地上正一步步具象化。

在黄冈东坡粮油集团有限公司稻油轮作模式示范基地,望着油菜的长势,涂军明介绍:“等油菜籽收获后就可以插秧,稻油轮作模式既能避免土地冬季荒废,又能保证水稻种植养分,可谓一举两得。”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黄冈东坡粮油集团有限公司的育秧工厂里,一粒粒水稻种子正在育苗。

育秧工厂采用自动调温、自动控湿等技术,将温度控制在28℃左右,种子在25天左右即可长成健壮秧苗用于种植。

“这里面都是优质稻种子。”黄冈东坡粮油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林刚介绍,每年公司都会试种两个新品种,除公司自行种植外,成熟后还会向种植户推广。

今年,公司新增了低GI水稻功能稻和控糖优质稻两个新品种的试种,从低糖稻开始尝试功能主食开发。

黄林刚表示,选择这两个品种,源于企业转型需求以及市场对健康主食潜在需求的增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各类疾病风险上升,促使行业从注重吃饱吃好,向吃得绿色健康转变。

“目前行业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传统农业企业只有聚焦优质产品,发展特色产业,才能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黄冈东坡粮油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建友说,主食多元化、人口老龄化和消费便捷化,赋予日常主食产品新的功能属性。因此,依据市场变化,企业必须转变思维,从追求量向注重质转变,从粗放型向精细化发展。

企有所需,院有所为。针对黄冈东坡粮油集团有限公司的实际需求,市农科院着力开展高档优质稻、低GI水稻功能稻、控糖优质稻等新品种选育工作,并大力推进其产业化应用。

“等秧苗培育出来,我们会试种100亩的低GI稻和50亩的控糖优质稻,看看试种效果。”黄林刚对1000公斤种子的安排心中有数。

“清优308”250公斤,珞红7优19香250公斤,黄科香5号500公斤……一袋袋种子从车上卸下,即将播撒到希望的田野。

“清优308是福建省农科院培育的低糖功能性水稻品种。直链淀粉含量高达26.8%,抗性淀粉含量达7.93%,GI值为46.7。”市农科院水稻所的专家介绍,一般食品GI值小于55时对血糖影响较小,而珞红7优19香则是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其直链淀粉含量24.1%,是控糖水稻品种;黄科香5号是市农科院培育的优质稻品种,连续4年获得优质稻米品鉴金奖。

“我们决定种植功能稻后,就向市农科院提出了种子需求。”黄林刚说,由于功能稻种子市面上同类产品不多,且种子质量参差不齐、价格偏高,此前部分企业尝试种植效果并不理想。“由市农科院提供种子,并及时为我们解决种植过程中的技术难题,能让我们少走因专业问题导致的弯路,更快实现产品转化。”

多年来,市农科院和黄冈东坡粮油集团有限公司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市农科院为其提供技术指导。此次科技春耕活动让双方联系更为紧密,还签订了合作协议。

“我们将重点对低GI专用水稻标准化种植及产品开发、高档优质香稻配套保优栽培、优质稻标准化和轻简化生产、新产品研发等提供技术指导。”市农科院水稻所专家介绍,作为科研单位,将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人才优势,结合企业的加工营销优势,促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