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旅游路上花团锦簇 ——黄州区陈策楼镇描绘农商文旅融合发展新画卷

一部小剧,穿梭时空,将《回信》邮寄至92年前,与中共一大代表、党的创始人之一陈潭秋隔空对话,写的是家长里短,说的是家国情怀,传承的是不变的红色信仰。

一尺屏幕,联通世界,方寸之间,演绎农家生活、风土人情,展示橙黄橘绿、鱼肥蔬鲜,推送出大别山绿色有机的好物产。

一条道路,曲折蜿蜒,沿途有绽放的花海、雅致的民宿、地道的美食,五光十色,勾勒出乡村旅游的七彩绚烂。

近年来,黄州区陈策楼镇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发展、全域旅游”发展思路,以多彩旅游路为纽带,推出一系列文化观光和休闲体验相结合的旅游景区、线路和节事活动,持续丰富旅游业态,绘出了农商文旅融合发展的锦绣画卷。

“流量”变“留量”——

因地制宜 唱好文化大戏

1月18日,一场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村晚”在陈策楼镇陈策楼村热闹上演。威风锣鼓、乡村T台走秀、广场舞等独具乡土气息的节目表演,以及舞龙灯、打糍粑等民俗活动体验,着实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看。“趁着周末,我特意带着家人来陈策楼看‘村晚’,顺道采摘了橙子,买了些豆糕、糍粑,收获满满,不虚此行。”来自黄州城区的陈景玉笑着说道。

在联民新村小琪农家乐,拥有59.3万粉丝的抖音网红乡村小琪,正指导慕名而来的游客们进行一场沉浸式的农事体验——手工打糍粑。经过淘洗、蒸煮、捶打等环节,雪白的糯米摇身一变,弹牙诱人的糍粑就此出炉。

近年来,陈策楼镇将文化资源作为文旅发展的重要载体,以陈潭秋故居纪念馆4A景区建设为契机,联动陈策楼村、盂钵桥村、王福湾村、王家店村连片成立红绿融合示范片区,整合张新湾村、擂鼓山村、联民新村连片打造网红经济示范片区,形成了“红色文化+田园综合体+农事体验+休闲观光采摘”为核心的产业体系,通过常态化举办文化节、体育赛事、农事活动等,聚人气、促消费、兴产业,将“流量”变成“留量”,实现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仅2024年,先后成功举办黄冈市第16届“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暨首届村舞大赛、2024年湖北省农民健身操(舞)黄冈片区赛、踏青赏花节、月季花节、首届和美乡村“村BA”篮球赛、“村舞”大赛等活动28场(次),吸引到镇游客12万人次,带动周边村民增收10万余元。

“风景”变“钱景”——

发挥优势 盘活山水资源

1月6日,走进陈策楼镇六福园村幸福怡景田园综合体,一群来自武汉都市圈的年轻人在此露营团建,错落有致的帐篷里面,或围炉煮茶,或忙着烧烤,好不惬意。

六福园村临近幸福水库,依山傍水,风景优美,但交通出行不算便利。近年来,黄州区启动幸福水库环库多彩旅游公路建设,打造游客集散中心,完善基础设施,实施生态修复,陈策楼镇以此为契机,围绕幸福鱼苗产业和休闲观光产业,联动六福园村、杜家林村发展“垂钓+民宿+露营”休闲旅游经济。幸福怡景田园综合体就是一个缩影。

“周末和节假日是游客的高峰期,很多团队周三、周四就开始打电话预订,生意比以前好多了。”幸福怡景田园综合体负责人吴攀介绍道。项目的火热,还带动了周边村民的就业,目前有30多名本地村民在此务工。

自2023年起,范家岗村月季花基地提档升级开园,一年一度的月季花节年年如约而至,赏花露营、王婆说媒、流行乐队演唱、古风舞蹈、浪漫粉红火山等多种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休闲打卡,享受春日美好时光。

以花为媒,全年有花,四季有景。陈策楼镇以多彩旅游路为线,因地制宜布局休闲露营、观光打卡、餐饮美食、垂钓采摘,将沿线风景转化为美好钱景,2024年陈策楼镇文旅产业累计接待游客超55万人次,带动周边村集体增收近50万元。

“资源”变“资金”——

统筹兼顾 做实融合文章

近年来,陈策楼以化工园区配套服务示范片建设为导向,引导周边村落利用闲置资产资源,发展仓储物流、厂房租赁、公寓建设等园区配套服务业,集体经济有了质的提升。

六福园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一片忙碌,“整体建筑一共5层,下面2层用来办公,上面3层整体出租给园区企业作为职工宿舍。一共38个房间均配备了空调、洗衣机、热水器等家用电器,职工可以直接拎包入住。”六福园村村两委干部徐金宝介绍,村里已与楚维药业签订10年合约,让中心既能服务群众,又能助力经济发展。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让“资源”变“资金”,陈策楼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

2024年6月,陈策楼镇天马科技鳗鲡现代智慧农业产业园项目开工,项目投资总额2.6亿元,占地305亩,项目集养殖、产能发电、观光休闲于一体,建成后预计年产鳗鱼900余吨,产值可超1亿元。

3月18日,书芳山民宿(生态农庄)项目签约仪式在陈策楼镇举行。“书芳山民宿项目签约是推动陈策楼镇五大片区经济联盟发展的首个破题项目,也开创了我镇党旗领航片区联建新路径。”陈策楼镇党委组织委员、统战委员刘静芳说。

陈策楼镇党委宣传委员郑欢表示,2025年市委、市政府已将陈潭秋故居确定为全市红色研学起点站。围绕这一定位,陈策楼镇设计了红色教育、文化小剧、红色团建、绿色农耕等课程。陈策楼镇将以此为契机,继续丰富红色研学实践路径,助力“红色名镇、绿色名镇、文旅名镇”三镇建设,为主城崛起贡献更大力量。

来源:黄冈日报

编辑:张高晖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