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郭清钰 干体军)3月17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慈善执法检查组一行到武穴市第五实验中学松山咀校区,专题调研中华慈善会“幸福家园·童心陪伴”子计划——蓝信封项目。
检查组一行考察“清心钰梦爱心助学计划”的核心成果,调研“蓝信封项目”,现场陈列的蓝信封书信中,既有来自武汉大学、贵州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志愿者的来信,也有留守儿童的真诚回应。
该校副校长郭清钰结合项目及自身实践,对该校“清心钰梦三大行动”的成效与机制进行汇报。
七年级学生代表吴玥作为“书信体验官”发言:“蓝信封活动,让我渴望成为像我的笔友小宝姐姐那样传递温暖的人,像郭老师这样守护希望的人。
书信导师陈怡表示:“蓝信封活动,让我深信,文字是最高级的心理疗愈师——当孩子把心事封进信封,就像将烦恼装进漂流瓶,而志愿者的回信就是载满星光的归舟。这不仅是公益,更是一场关于学生成长的双向奔赴。”
武穴市慈善会会长吴晓亮对项目成效高度认可:“蓝信封行动不仅填补留守儿童的情感空缺,更探索出‘慈善+教育’的武穴样本。今年,我们将以松山咀校区为基地,召开全市蓝信封行动推进会,让这一模式惠及更多乡村学校。”
据悉,该校编写《乡村学生心理疏导实务手册》,梳理心理咨询室、青少年保护课程标准化流程;2025年—2026年向周边5所乡村学校推广成熟模式,培训专(兼)职心理教师6名;联动市教育等多个基金会设立“心理健康专项基金”;引入高校心理学团队开展季度督导,提升项目专业化水平;成立“爱心家长协会”,开设亲子沟通工作坊,建立家庭教育积分兑换制度,覆盖80%家庭。
武穴市第五实验中学松山咀校区校长段晓军介绍:从“一间解忧室”到“三大行动体系”,我们始终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为使命。未来,学校将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深化“清心钰梦爱心助学计划”,让乡村教育真正成为生命成长的沃土。
编辑:兰心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