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余菁菁)“我们将以项目建设年为契机,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创新工作举措,为全市项目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土地要素保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2月24日,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该局紧紧围绕“保障项目用地需求、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的目标,多措并举,全力做好土地供应工作。
提前谋划,精准对接项目用地需求。该局坚持“项目为王、用地为先”的工作理念,主动对接管委会、发改、经信等部门,提前介入项目前期工作,全面梳理2025年全市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建立项目用地台账,明确用地规模、时序和位置,确保重点项目用地应保尽保。同时,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优化用地布局,优先保障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用地。2025年,市区计划供应建设用地38宗、面积2932亩,其中,本月已成交新德晟、奥丰、星火等3个项目地块,实现土地价款0.3774亿元,正在挂牌公告或即将挂牌公告项目用地共5宗、面积476亩。
优化流程,提升土地供应效率。为加快土地供应速度,该局进一步优化土地供应流程,推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机制,缩短审批时限。对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一对一”跟踪服务,确保土地供应各环节无缝衔接。同时,加强部门联动,统筹解决土地征收、拆迁、安置等问题,确保土地供应工作高效推进。
盘活存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益。针对土地资源紧张的现实情况,该局加大存量土地盘活力度,深入开展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专项清理行动,通过督促开工、调整用途、收回再供等方式,释放存量土地资源。同时,鼓励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增资扩产等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土地资源向优质项目集中,实现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强化监管,确保土地供应规范有序。严格落实土地供应政策,加强土地供应全过程监管,确保土地供应公开、公平、公正。严格执行土地出让招拍挂制度,杜绝违规操作和暗箱交易。加强土地供后监管,督促用地单位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开发建设,防止土地闲置和低效利用。聚焦严控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推动存量土地消化处置工作取得突破。2024年全市闲置土地净处置率、批而未供土地消化面积和消化率均排名全省前列。
创新机制,探索多元化土地供应模式。积极探索多元化土地供应模式,推行“标准地”出让、弹性年期出让等创新举措,降低企业用地成本,激发市场活力。2024年,全市“标准地”出让114宗,面积8731.66亩,面积占比93.79%。同时,鼓励工业用地“先租后让、租让结合”,支持企业根据发展需求灵活选择用地方式,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快速发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