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汉
2月17日,龙感湖管理区洋湖办事处虾稻田上空,两台无人机来回飞行,一粒粒龙虾饲料从无人机的漏斗中掉落到塘面,撒下的饲料颗粒在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
“以往一个150亩左右的虾塘,需要3名工人同时工作半天才能投完料。现在用了无人机,300多亩面积全部完成撒料最多只需要2个半小时,轻松多了。”该区种养大户54岁的付荣忠一边娴熟地操纵无人机一边说。
正在作业的极飞P150无人机集播种、施肥、打药功能于一体,付荣忠只需将龙虾饲料装进撒播箱,拨动起飞按钮,无人机就能按照设定好的航线自动投料。
小龙虾养殖对劳动力需求大,付荣忠的虾塘也曾面临请人难、请人贵的问题。使用无人机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无人机一次最多可装饲料40公斤,每小时投喂面积达200亩,效率是传统人工作业的10倍,而且撒料更均匀。与人工投料相比,投料量同比降低10%,带来增产10%,减投入和增产得以同步实现,有利于小龙虾整齐生长和尾水净化循环使用。
“以前养小龙虾都要靠人工来投喂,这项工作非常辛苦,人不好请。人工投放饲料存在投放不均匀、很难控制用量等问题,会影响养殖效益,而且人工投喂需要涉及深水作业,有一定的危险性。”付荣忠说,“现在好了,用上了无人机,我们省心省力又省钱。”
除了养虾,每年6月中旬,付荣忠会将虾塘的水放干,种植单季水稻,水稻的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控也离不开农业无人机这个好帮手。
如今,龙感湖不少稻虾种养大户都可以像付荣忠一样,享受到无人机投料等农机社会化服务。
近年来,龙感湖管理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利用种养时间差推广“一茬虾一季稻”轮作模式,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每亩纯收益超过3000元。据统计,截至目前,龙感湖已推广稻虾轮作6.6万余亩,年产小龙虾10000余吨、水稻3.8万吨。
目前,从植保喷防、农田施肥到龙虾喂料、水稻播种,无人机活跃在龙感湖管理区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该区大力推广无人机社会化购买服务,加快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助推该区现代农业“机器换人”建设。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