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黄州州衙----“穿越千年游东坡”之三

编者按:苏东坡居黄州四年又四个月,留下了七百余篇文章,其文学成就登峰造极。在他的文章中记载了大量的黄州历史地名。这些地名蕴含着苏东坡的文学艺术升华的轨迹,同时也展示了苏轼嬗变为苏东坡的心路历程。为了让广大的“坡迷”能够在黄州穿越千年,沉浸式地体验当年的苏东坡,黄冈市东坡文化研究会配合黄冈市黄州区人民政府,对这些历史地名的遗址遗迹进行深入研究、考察、论证、认定和立牌工作,并将其纳入黄冈市地名文化的保护名录。为了加大东坡文化的宣传,黄冈市东坡文化研究会的“东坡黄州”微信公众号本期《穿越千年游东坡》专栏推出苏东坡文章中黄冈市黄州区历史地名遗址遗迹----北宋黄州州衙。请大家继续关注“东坡黄州”公众号,并点击“最忆东坡”小程序,穿越更多东坡遗址遗迹。在此,诚邀广大“坡迷”亲临黄冈市黄州区,实地感受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北宋黄州州衙:黄州区赤壁办汉川门社区原黄州区区委院内( 北纬:30°452108东经:114°863131海拔高程:51.6 ) 

考证: 苏东坡《记赤壁》:“黄州守居之数百步为赤壁。”又在《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描述到“古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曾任北宋初期黄州知州乐史在其所著的《太平寰宇记》中记载:黄州“中和五年移于旧邾城南,与武昌对岸。”北宋初期接替乐史任黄州知州的王禹偁在《月波楼咏怀》:“齐安古郡废,移此清江头。筑城随山势,屈曲复环周。”张舜民到黄州看望苏东坡在其《郴行录 》中记载:“壬戌。早,次黄州。见知州大夫杨宷、通判承议孟震、团练副使苏轼,会于子瞻所居,晚食于子瞻东坡雪堂。……州在大江之湄, 北附黄岗,地形高下。公府居民,极于萧条。知州厅事敝陋,大不胜处。国朝王禹偁尝谪此。”陆游在《入蜀记》中记载:“十八日。食时方行,晡时至黄州。 州最僻陋少事,杜牧之所谓“平生睡足处,云梦泽南州”。然自牧之、王元之出守,又东坡先生、张文潜谪居,遂为名邦。……见知州右朝奉郎直秘阁杨由义、通判右奉议郎陈绍复。州治陋甚,厅事仅可容数客。” 《大明统一志》卷61黄州沿革条记载:“中和初徙治邾城,宋迁州治江滨,今府治也”(《黄州弘治府志》也依此说)。

“黄州守居”就是黄州州衙。考察人员据苏东坡的“黄州守居”进行测量,黄州赤壁千年地址未变。宋代1步相当于当今的5尺。1尺=0.333米,一步就是1.56米,相当我们今天两步。当时的赤壁也只有向东南方向走。考察人员从赤壁东门古入口处步行到汉川门口古道上,计366步。现测得其直线距离为 273 米左右。根据以上文章记载和实地考察分析,考察人员考证认定:苏东坡居黄州期间的北宋黄州州衙,在当今的黄州区委老址上。

简介:黄州的州衙在唐、宋、元朝等年代虽然简陋,但有史记载从这个州衙走出了很多流芳千古的知名人物:

唐太和年间黄州刺史刘嗣之,迁黄州州治于赤壁山南,始建四望亭。唐会昌年间黄州刺史杜牧,咏《赤壁》诗,让黄州赤壁声誉远扬。

北宋至道年间黄州知州乐史著有北宋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北宋咸平年间黄州知州王禹偁,新建竹楼,撰《黄州竹楼记》。北宋天禧年间任黄州知州的夏竦,在当年的临皋亭和承天寺之间挖掘黄州长江段停泊船只的港澳,建造了繁荣昌盛的大码头,黄州人称之为“夏澳”。夏竦也从黄州起步升职为当朝的宰相。在北宋天圣年间任黄州知州的韩琚,勤政为民被世人称赞。同时,他还在黄州安国寺培育了其弟韩琦“三年秉烛苦读”一举进士及弟。随后,韩琦士途顺利,韩琦为相十载,辅佐三朝,为北宋的繁荣发展作出了贡献,与富弼并称“富韩”。北宋元丰年间黄州知州陈君式安置苏东坡迁到临皋亭住居;知州徐君猷将黄州城中东坡上数十亩废弃了的军营地安排苏东坡耕种;知州杨君采为苏东坡建南堂。北宋宣和年间黄州知州安咏,修复雪堂、竹楼等。南宋建炎年间黄州知州赵令,为保护黄州城百姓视死如归,朝廷令就地立庙,赐名“忠显”。南宋端平年间黄州知州孟珙誓死保卫黄州城。南宋绍兴年间黄州知州曾惇,修复睡足斋、雪堂、栖霞楼等。

元代至顺年间黄州路总管脱颖不花,修复竹楼景点等。

明弘治年间黄州知府卢濬,始编纂《黄州府志》,并恢复东坡遗迹;明嘉靖年间黄州知府郭凤仪,修复赤壁建设。

清康熙年间黄州知府于成龙,康熙皇帝誉为“天下廉吏第一”;清康熙末年黄州知府郭朝祚,重修赤壁,始名之为“东坡赤壁”;清同治、光绪年间黄州知府英启,重修赤壁,编纂《黄州府志》。

有关诗词文章:

《初到黄州》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自注:检校官例折支,多得退酒袋

《黄州》 

南山一尺雪,雪尽山苍然。涧谷深自暖,梅花应已繁。 使君厌骑从,车马留山前。行歌招野叟,共步青林间。长松得高荫,盘石堪醉眠。只乐听山鸟,携琴写幽泉。爱之欲忘反,但苦世俗牵。归来始觉远,明月高峰颠。

《别黄州》 

病疮老马不任革几,犹向君王得敝帏。桑下岂无三宿恋,樽前聊与一身归。长腰尚载撑肠米,阔领先裁盖瘿衣。投老江湖终不失,来时莫遣故人非。

《记赤壁》

黄州守居之数百步为赤壁,或言即周瑜破曹公处,不知果是否? 断崖壁立,江水深碧,二鹘巢其上。有二蛇,或见之。遇风浪静,辄乘小舟至其下。舍舟登岸,入徐公洞。非有洞穴也,但山崦深邃耳。《图经》云是徐邈,不知何时人,非魏之徐邈也。岸多细石,往往有温莹如玉者,深 浅红黄之色,或细纹如人手指螺纹也。既数游,得二百七十枚,大者如枣 栗,小者如芡实。 又得一古铜盆盛之,注水粲然。有一枚如虎豹首,有口鼻眼处,以为群石之长。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王禹偁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 比屋皆 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迥,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 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干、丽谯, 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 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 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 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 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齐安郡作》王禹偁

忆昔西都看牡丹,稍无颜色便心阑。

而今寂寞山城里,鼓子花开亦喜欢。

《瑞莲歌》王禹偁

江城五月江雨晴,荷花到处红交横。

宋家池上瑞莲生,袅袅出丛抽一茎。

茎端菡萏开两朵,忽似娥皇将女英。

九疑望断苍梧暮,低头并照湘波清。

花落莲成碧於卵,瑟瑟尘轻熨人眼。

萧郎弄玉合卺时,一齐覆下琉璃盏。

草木之灵载图史,守臣尽可闻天子。

吾君有诏抑祥瑞,异兽珍禽不为贵。

瑞莲无路达冕旒,也随众卉老池头。

吏民归美贺郡守,敢贪天功为己有。

古来善政数杜诗,桑无附枝麦两歧。

瑞莲信美产兹土,起予谩作闲歌辞。

年年更愿再熟稻,仓箱免使吾民饥。

《别黄州》张耒

扁舟发孤城,挥手谢送者。

山回地势卷,天豁江面泻。

中流望赤壁,石脚插水下。

昏昏烟雾岭,历历渔樵舍。

居夷实三载,邻里通假借。

别之岂无情,老泪为一洒。

篙工起鸣鼓,轻橹健于马。

聊为过江宿,寂寂樊山夜。

《齐安春谣五绝》张耒

江上鱼肥春水生,江头花落草青青。蒌蒿芽长芦笋大,问君底事爱南烹。莫笑江城大如斗,桃花如烧酒如油。人生无病即为乐,莫诵《离骚》泽畔愁。杨柳弄春藏不得,雪泥点点吹人来。轻清洁白非尘物,寄语桃杏莫相猜。赤壁矶前江急流,周郎功业莽悠悠。惆怅沙边雨中树,无言共作古今愁。江头春泥妨踏春,闭门守春春著人。问春著人作何味,半酣美酒听韶钧。

《齐安秋日》张耒

齐安荒僻郡,平昔处放臣。

幸此公酒美,复经高秋晨。

百优虽抢攘,一榼奈芳醇。

举杯三酌后,遥作葛天民。

《黄州》陆游

局促常悲类楚囚,迁流还叹学齐优。

江声不尽英雄恨,天地无私草木秋。

万里羁愁添白发,一帆寒日过黄州。

君看赤壁终陈迹,生子何须似仲谋。

(来源:黄冈市东坡文化研究会)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