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堂故址----“穿越千年游东坡”之六

编者按:苏东坡居黄州四年又四个月,留下了七百余篇文章,其文学成就登峰造极。在他的文章中记载了大量的黄州历史地名。这些地名蕴含着苏东坡的文学艺术升华的轨迹,同时也展示了苏轼嬗变为苏东坡的心路历程。为了让广大的“坡迷”能够在黄州穿越千年,沉浸式地体验当年的苏东坡,黄冈市东坡文化研究会配合黄冈市黄州区人民政府,对这些历史地名的遗址遗迹进行深入研究、考察、论证、认定和立牌工作,并将其纳入黄冈市地名文化的保护名录。为了加大东坡文化的宣传,黄冈市东坡文化研究会的“东坡黄州”微信公众号本期《穿越千年游东坡》专栏推出苏东坡文章中黄冈市黄州区历史地名遗址遗迹----南堂故址。请大家继续关注“东坡黄州”公众号,并点击“最忆东坡”小程序,穿越更多东坡遗址遗迹。在此,诚邀广大“坡迷”亲临黄冈市黄州区,实地感受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南堂故址   黄州区赤壁办青云社区沿江大道65号

(经度:114.863988  纬度:30.444454   海拔:20.1米)

考证:南宋初期人许端夫在《齐安拾遗》中记载:“夏澳口之侧,本水驿,有亭曰临皋,郡人以驿之高坡筑南堂,为东坡游息。”南宋人王十朋在《集注》中说:“《东坡图》云:‘南堂在州治南一里,俯临大江。’”苏东坡在诗中记述说:“江上江山半隐堤,此邦台馆一时西。南堂独有西南向,卧看千帆落浅溪。”

简介:苏东坡寄身于临皋亭期间,因临皋亭年久失修,屋顶到处漏雨,加之门面向西,日光西晒,夏日火热难熬。北宋神宗元丰五年十月,苏东坡好友蔡景繁任淮南副使视察所属黄州,他看到苏东坡一家20余人挤在破旧馆里,便嘱咐黄州知州杨君采,为苏东坡在临皋亭西南畔添盖三间新房子。宋神宗元丰六年五月,房子落成,成为苏东坡又一寓所。新房子与临皋亭相近,苏东坡于欣喜中将其定名为“南堂”,并为此写下《南堂五首》以寄情怀。

有关诗词:

《南堂五首 》

其一

江上西山半隐堤,此邦台馆一时西。 南堂独有西南向,卧看千帆落浅溪。

其二

暮年眼力嗟犹在,多病颠毛却未华。 故作明窗书小字,更开幽室养丹砂。

其三

他时夜雨困移床,坐厌愁声点客肠。 一听南堂新瓦响,似闻东坞小荷香。

其四

山家为割千房蜜,稚子新畦五亩蔬。 更有南堂堪著客,不忧门外故人车。

其五

扫地焚香闭阁眠,簟纹如水帐如烟。 客来梦觉知何处? 挂起西窗浪接天。

《次韵子瞻南堂五首》苏辙

其一 

江声六月撼长堤,雪岭千重过屋西。

一夜轩昂方断渡,南堂萧散梦寒溪。

其二

旅食三年已是家,堂成非陋也非华。

何方道士知人意?授与炉中一粒砂。

其三

北牖清风正满床,东坡野菜漫充肠。

华池自有醍醐味,丈室仍闻澹蔔香。

其四

邻人渐熟容赊酒,故客亲留为种蔬。

住稳不论归有日,船通何患出无车。

其五

客去知公醉欲眠,酒醒寒月堕江烟。

床头复有三升蜜,贫困相资恐是天。

《与蔡景繁五首 (其四 其五)》

其四

承爱女微疾,今已必全安矣。 某病咳,逾月不已,虽无可忧之状,而无憀甚矣。 临皋南畔竟添却屋三间,极虚敞便夏,蒙赐不浅。 朐山临海石室,信如所谕。 前某尝携家一游,时家有胡琴婢,就室中作《濩索凉州》,凛然有兵车铁马之声。 婢去久矣,因公复起一念。 果若游此,当有新篇。 果尔者,亦当破戒奉和也。 呵呵。

其五

黄陂新令李籲到未几,其声蔼然;与之语,格韵殊高。 比来所见,纵小有才,多俗吏,俦辈如此人,殆难得。 公好人物,故辄不自外耳。 近葺小屋,强名南堂,暑月少舒,蒙德殊厚。 小诗五绝,乞不示人。

《与陈季常书》

王家人力来,及专人,并获二缄。及承雄篇赞咏,异梦证成仙果,甚喜幸也。某虽窃食灵芝,而君为国铸造,药力纵在君前,阴功必在君后也。呵呵。但累书听流言以诬平人,不得无所损也。悬弧之日,请一书示谕,当作贺诗,切祝!切祝!比日起居佳否?何日决可一游郡城?企望日深矣。临皋虽有一室可憩从者,但西日可畏。承天极相近,或门前一大舸亦可居,到后相度。未间,万万以时自重。

(来源:黄冈市东坡文化研究会)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