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大布,又叫“老土布”,被列为湖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这项传统非遗走上了国际舞台。2024年9月,红安大布以全新的方式在顶级秀场的T台上大放异彩。今天我们一起来听非遗传承人讲述红安大布的传承之路。
我叫陶文成,是红安大布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一家三代人坚守着大布的传承。
在清朝光绪年间,红安大布就作为鄂东特产而闻名,采用纯棉花为原料,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经过大大小小七十二道工序,制作出来的布匹吸汗透气,舒适耐用。革命战争年代,流传着“最后一碗饭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缝军装”这句话,这句话讲得就是我们红安大布和红安人民“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
过去红安大布是支援前线的物资,如今是我们农村留守妇女们就业创业的好帮手。大学毕业后,担心技艺失传,我就回来学习大布这门手艺。一名理工男回来纺纱织布,我也经历了许多的质疑与嘲讽。但是红安大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必须靠更多人的参与才能传承与发扬。
通过在武汉纺织大学学习,我掌握了最新的纺织技术,让大布产品不断推陈出新,2021年,我创办了红安福锦织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培训2000多名留守妇女和在校学生。2024年,红安大布更是亮相中国国际时装周,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喜爱并参与其中。
今年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春节是期盼、是团圆的喜庆,小时候只有在春节的时候才能穿上崭新的大布衣服,现在我们不仅有更加舒适的大布衬衣还有漂亮的大布时装,红安大布不仅是物质的需求,也是精神的寄托与传承;春节期间,红安县举办了2025年大别山首届非遗民俗文化旅游节暨红安影视城新春灯会,这为我们红安大布提供了一次非常好的展示机会,也欢迎大家到红安,赏花灯、观演艺、尝美食、看非遗。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