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金融纠纷化解“最后一公里” ——黄冈市金融纠纷调解组织实现县域全覆盖

“这个调解组织不错,在金融机构与消费者之间搭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1月15日,在黄冈市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斡旋”下,市民刘先生就逾期未还贷款问题与银行达成协议,心中的忐忑不安顿时一扫而光。

从一隅窥全局,上述案例折射的是我市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工作迈出新步伐。2024年以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黄冈监管分局(以下简称黄冈金融监管分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推进金融纠纷调解组织在全市落地生根,打通金融纠纷化解“最后一公里”,有力捍卫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10家金融纠纷调解组织相继成立

1月9日,团风县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揭牌成立。

1月16日,蕲春县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揭牌成立。

新年伊始,我市又新添2家金融纠纷调解组织,这意味着高效、便利的金融纠纷解决渠道进一步向县市延伸。

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一个金融纠纷解决平台,旨在充分发挥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在处理金融纠纷中的优势,为金融机构与消费者提供公正、高效、专业的纠纷调解服务,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2024年以来,黄冈金融监管分局主动作为,联合市法院印发《关于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意见》,推动多元解纷机制在全市金融领域的覆盖。

2024年8月,机构改革后全省首家县域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暨诉调对接工作室(金融共享法庭)在英山县揭牌成立。同年9月,黄冈市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在黄州揭牌成立。

随后,黄冈金融监管分局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县域金融纠纷调解组织建设迈出坚实步伐,走在全省前列。

截至目前,黄冈金融纠纷调解组织实现县域全覆盖,其中,黄梅、武穴、浠水、罗田、麻城等9地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已相继挂牌,红安县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已获司法部门批复。

此外,该分局还积极推进金融纠纷源头治理工作,联合法院召开信用卡、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诉源治理工作座谈会,并积极运用湖北大鼓、黄梅戏、情景剧、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县域普及金融知识,及时回应群众呼声和社会关切。同时,大力推动“大消保”协调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399件金融纠纷被有效化解

买了一份年金保险(分红型),好不容易“熬满”十年交费期,本以为可以分红了,却被保险公司告知保费才交了5年,保单已失效,分不了红不说,连本金都难以退回。这是发生在市民郭女士身上的真实故事。

幸运的是,黄冈市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介入了。经调查,在保单失效上,保险公司和郭女士均需承担部分责任。经多次调解,双方各退一步,最终,保险公司与郭女士达成一致意见,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纠纷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成立,则是践行“金融为民”理念、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推进金融领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它畅通了消费投诉处理渠道,为金融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平台。上述案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一个好平台,一次大蜕变。

2024年以来,黄冈金融监管分局主动加强与法院、司法部门的沟通对接,指导辖内金融监管支局有效承接县域消保职能、提升履职能力,着力发挥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息纷止争的作用,推动建立健全了消费投诉、纠纷调解和司法审判执行相衔接的工作机制。

2024年,黄冈市辖内金融纠纷调解组织累计化解各类诉讼和非诉讼金融纠纷399件,调解成功案件协议确定金额突破1亿元。

乘风破浪,创新前行。在黄冈金融监管分局指导下,黄冈市辖内金融纠纷调解组织正秉承“纠纷不拖延、矛盾不升级、风险不扩散”的“三不原则”,进一步规范调解流程,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深化调解与监管、司法和金融机构多方联动,着力将自身打造成涉金融矛盾纠纷的“集散地”,社会治理的“桥头堡”,确保金融纠纷多元化解专业高效、有机衔接、便捷利民。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郭唐珍 通讯员 罗伟 胡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