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预制人”的概念走红,渐渐成为网络热梗。简单来说,“预制人”就像被设定好程序的人,按照固定套路来思考和行动,像预制菜一样方便但缺乏个性。其表现包括信息理解障碍、答非所问、拒绝思考等,让人在与他们交流时感到既费力又无奈。
“预制人”的特征之一是交流困难,往往被认为是“听不懂人话的存在”。不少网友都分享了身边的案例,比如说跟对方说上班时间是“早十晚七”,他仍要问“早上几点上班”;找人力同事打印资料,明明说得很清楚,“黑白双面打印一下,要两份”,可对方连番无脑回复:“没有彩色打印机啊!”“要几份?”理解力仿佛还没解冻……
“预制人”传神的背后,是个略带否定性的评价。所谓“预制”,隐隐有流水线、工业品的粗粝感,这是其有别于高智模式的最大不同。
这是“模块填充”取代“心智发育”的过程。一般来说,个人认知、智识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社会化过程,就结果而言,大概率是多元化、个性化的。然而在信息轰炸、社媒勃兴、算法当道的今天,上述过程被极大压缩。人们所接触的东西高度类似,“观念模式”固化趋同。当“大词”“标签”“网梗”“流行语”加剧了思维的点状化,一些人俨然成了“提示词触发器”:投资亏了就说是“割韭菜”,东西贵了就吐槽“智商税”,被人批评指正就抱怨“爹味说教”……习惯了“一一对应”“一键生成”的判断,这像极了生成式大模型。
这也是程式化取代能动性的过程。人类思维的美妙,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其复合性,这是综合了直觉、联想、归纳、推演的高级智慧。当下,“预制人”现象之所以引发担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人”的能动性被蚕食,而越发习惯于“明确的指令”或“单线的进程”。现实中,不少人连基本的“阅读理解”都力有不及。热衷在热点新闻下面寻找“课代表”,看个小视频都要“省流版”……抗拒理解复杂议题,排斥通过沉浸式深度学习来自我提升,往往满足于做简单的事、待在机械重复的“舒适区”。
在“诊断与自我诊断”的路上,我们从来不缺花样。i人、e人的热潮还未退却,“预制人”的热梗就迅速续上。而无论是“预制人”还是前段时间热极一时的“脆皮人”,凡此种种,都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亦庄亦谐,“网梗造词”也是文化反思。寓“思”于乐,就算是自省与批判性思考,也要用一副戏谑调侃、玩世不恭的姿态来展现,这是现代人的小倔强,也是小机灵。作为一个新概念,“预制人”有太多似曾相识的要素,平替词包括:机械僵化、呆板木讷、不善言辞。而“预制”意味着提前的物化和格式化,如此就启发深思了。
亦真亦假,假装“预制人”何尝不是一种生存术。“预制人”,看似形同AI机器一般。他们被认为缺乏理解力和变通性,是无法承担太多需要动脑子的工作的。但非常有意思的是,在社交媒介上,很多人却堂而皇之地以“预制人”自居。其潜台词不言自明:因为我是“预制人”,所以你不要期待过高,不要给我安排太复杂的事情,不要给我带来太多的麻烦——看似是自谦、自黑,实则又何尝不是“告饶求放过”的自我保护呢。当被领导归为“预制人”,那些难做的事,或许就不会派给你。从某种意义上,这与“职场扮蠢”几乎有着如出一辙的小心机。
有人自诩“社恐”“i人”,以此来躲团建、逃饭局。有人自甘“预制人”,从而卸下那些不愿接的厚望与重压。这世间,有人装傻、有人藏拙,各有各的活法。“假预制人”,固然是一派“大智若愚”的憨直模样,而那些“真预制人”又会否有所警觉、找回自己呢?
前不久,“脑腐”当选牛津词典2024年度词汇。“脑腐”,意指由于过度消费琐碎的网络内容而导致精神和智力衰退。从“脑腐”到“预制人”,遥相呼应、互为表里。而这也表明,对于“网络重置认知”的关注,已成为一项全球性议题。当然了,“脑腐”“预制人”等词汇为了表达的效果,难免带有一定的戏剧夸大成分。然而,就正确处理我们与社交媒介的关系、就真正守护大脑的活性与理性而言,此类提醒,还是应该被看到、被正视。
不要被网络塑造,我们只能由自己去定义自己。
来源:天府新视界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