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月当空,月光如洗的夜晚,我们沿着遗爱湖的三孔桥漫步,突然间听到两岸蛙鸣声此起彼伏,“听取蛙声一片”,那久别的声音,像清脆动人的交响乐曲,让我们欣喜不已。
记忆中,蛙鸣声的“陪伴”,度过我们儿时的快乐时光。那时候,荷塘湖汊一派“绿树茵茵花草香,流水潺潺鸟鸣涧”的景象。每当放学归来,我和小伙伴们带着水桶、脸盆来到清澈的水边,用纱布做的小捞网,将圆圆的头、拖着长长的尾巴、左右摆动,似“黑珍珠”的小蝌蚪捞起,精心养上三五天再放归大自然。小蝌蚪繁衍旺盛,黑乎乎的一大片,可爱的小家伙,似在水中参加运动竞技比赛,奋勇当先。在活水的滋养下,十天半月,它们脱胎换骨,变成了可爱的小青蛙。穿上翠绿色的衣服,瞪着两只又圆又大的眼睛,张着宽大的嘴巴,挺着白花花的大肚皮,常常在田间地头,荷叶、水草中飞身一跃,空中一闪,好似“跳远冠军”。跃进湖塘,溅起一簇簇浪花,荡起一阵阵涟漪,来无影去无踪。
青蛙是庄稼的“守护神”,是害虫的克星。它们拥有“独门绝技”,敏捷的舌头瞬间犹如闪电般出击,捕捉蝗虫、飞蛾、蚊子,一只青蛙一天能吃120只虫,为农民消除“心头之患”,也算是“大胃王”。
青蛙与农民朝夕相处,形影不离。天刚蒙蒙亮,它们用最美歌喉,为辛勤劳动的农民唱出赞歌,减轻他们的疲倦,像英雄的“战士”守住了绿色满园的稻田。
曾几何时,青蛙成为不法分子的“盘中餐”,可爱的青蛙离开了自己美丽的家园,销声匿迹。眼前,皎洁月光下,那一群翠绿的身影,像小精灵,时而在荷叶上跳跃,时而在湖边戏水,时而响声一片,奏响动人的“大合唱”。青蛙回来啦!
绿树成荫、碧水蓝天的遗爱湖公园,已是它们永久栖身的家园。
(文/洪恩斌)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