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潘阳林
20年来,他扎根基层,带领市中心血站检验科团队检测血液标本52万余份,无一例差错事故,诠释医者匠心;
20年来,他勇挑重担,先后参与核酸实验室规划建设、血液核酸检测全覆盖、医学实验室ISO15189质量认可等血站重难点项目建设,冲锋在前彰显医者担当;
20年来,他热心公益,累计无偿献血20余次、献血总量10000余毫升,志愿服务时长累计1000余小时,无私奉献展现医者初心。
他,就是黄冈市中心血站检验科主任、副主任检验技师高守亮,先后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黄冈市直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黄冈市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先进个人”等称号,他所在的科室先后被评为“国家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合格实验室”“湖北省质量控制最佳实验室”。
匠心:52万份标本检测零差错
“高老师,B液(酶免底物B液)加完了,可以进行下一步孵育后手工加终止液完成实验。”
一次血液标本检测实验过程中,注射器加样发生故障,导致全自动酶免分析仪无法正常工作,高守亮立即安排一名检验人员检查加样情况。
“微孔板液面并不完全一致,有细微的液面差,肯定有没加上试剂的。”高守亮担心因检查不仔细,实验试剂量不均而漏检,于是放下手头工作,近距离仔细反复观察加样情况,“这里,这里,还有这里,这几处B液就没有加上,检查一定要仔细,态度要严谨,过程要规范,来不得半点马虎。”高守亮指了指液面。
44岁的高守亮1米78的个头,皮肤黑而身体壮,羽毛球、乒乓球玩得溜,为人随和、爱学习和运动是血站同事对他的普遍印象,但是检验科人员都有不一样的看法:别看高主任平时有说有笑的,进入实验室后他就换了个人,紧绷个脸,喜欢提问题“刁难人”。
“刁难人”的背后,是高守亮坚持安全至上的责任担当,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目标追求。在他看来,每一次血液检测结果关乎临床用血安全,每一袋血液关乎输血患者的生命安全,稍有疏忽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必须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无误。
检验检测20年来,高守亮用干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匠心精神,带领血站检验科团队共检测血液标本52万余份,以无一例差错事故,有效降低输血传播疾病风险,热血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决心:1000里返岗战“疫”线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而来,黄冈一度成为仅次于武汉的第二疫情高发区。
正在河北唐山休假的高守亮密切关注着疫情,他迫不及待向血站工会主席刘朋来提出返岗抗疫申请:“刘主席,我是共产党员,应该冲锋在前,我会想办法尽快返岗。”
路途千里又封城封路,返岗谈何容易。然而刘朋来不知道的是,高守亮已坐上了从唐山到黄冈的火车,当时黄州交通道路已经封闭,到站后连站门都不能出。高守亮耐住性子同火车站值班人员多次沟通,还是不能离开。此刻,他急中生智掏出工作证件并大喊:“我是医务工作者,返岗抗疫,核酸检测需要我。”火车站值班人员连忙上报情况,车站领导核实情况后特地派警车护送高守亮返岗。
他终于回到自己的岗位,面对刘朋来和检验科同事惊讶的表情,他微笑着说,“我回来了,还是警车一路护送的。”几天后,他接到通知:到市疾控中心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为了节省宝贵的时间和医疗资源,进实验室前,我们都不敢多吃、不敢多喝,还要经过层层武装——穿上隔离衣、防护服,戴上N95口罩、护目镜,再套上鞋套和两层医用乳胶手套,每一次进入实验室工作,都是一次‘重体力劳动’。”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高守亮记忆犹新,“只要标本送达,实验马上开始,实验人员处于24小时‘战斗’状态。”
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阶段,高守亮每周最少要进入实验室5次,加班又成了常态,从接到标本到检测结果出来,常常到了凌晨。
2022年4月16日晚,高守亮又一次接到支援气膜实验室开展核酸检测的通知,他迅速带领血站7名取得核酸检测资质的资深检验技术人员赶赴鄂东气膜方舱实验室,再一次与病毒较量、同时间赛跑。
暖心:10000毫升血液托举生命
“高主任,又来献血小板了,你可真准时。”
2月4日,高守亮主动走进血站机采科,边走边活动手臂,准备捐献2个治疗量血小板,机采科主任段素珍立即迎了上来。
“今天有时间就来呗,我在4楼检验,你们3楼采血,这不挺方便的吗?”高守亮熟练地填报登记。
因为从事血站检验工作,高守亮深知血液对于患者的重要性,他不仅是血液安全的严格把关者,还是无偿献血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
他戏谑自己是一个80后宅男,性格不算主动,甚至还有点拖延症,可是深知无偿献血是等不得的。自大学时代开始献血,20多年献血量达到10000毫升,先后获得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金、银、铜奖,用献血实际行动诠释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职业信仰。
他不仅自己定期献血,还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宣传献血知识,向身边的人普及献血的意义和好处,为公众解答关于献血的疑问,消除了许多人对献血的误解和担忧。
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20年来,高守亮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一鸣惊人的壮举,有的只是把工作当事业的崇高理想和执着追求。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