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湖北电力虚拟电厂保供显神通

本报记者 李娇 实习生 陈子欣

“公司响应黄冈虚拟电厂要求,调整生产计划,将部分高能耗的生产任务安排在用电低谷时段进行。同时,在你们的帮助下,加强设备维护和检修,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能耗。”日前,武穴民本矿业负责人向上门服务的国网黄冈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张晓峰表示感谢。该公司参与填谷辅助服务,不仅获得了一定经济补贴,还为社会用电贡献了一份力量。

当前,湖北各地持续高温,用电负荷大幅增长,电网迎峰度夏进入关键期。国网湖北电力采用负荷聚合方式,接入虚拟电厂31家、可调用户1926户、接入资源总量2023.7万千瓦,全力保障电力供应。

虚拟电厂即通过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将电动汽车充电桩、用户侧储能、自备电厂、景观照明、空调负荷等分布式资源聚沙成塔并加以优化控制来参与电力市场和电网运行。

通俗说,相当于在用电低谷时将系统中多余的电力储存在一块“电力海绵”中,在用电高峰时又将“海绵”中的电力向系统释放,由此缓解电网迎峰度夏期间的电力紧张。

国网黄冈供电公司新兴产业发展公司副总经理孙彬介绍:“黄冈虚拟电厂已签约可调节能力达19.44万千瓦,是黄冈最大实际需求响应负荷的二分之一,相当于投资9亿建成一个19万千瓦发电能力的发电厂,为迎峰度夏电力供应提供灵活支撑。”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8项新型配电网示范工程之一——黄冈黄州区“源网荷储”友好交互的新型配电网示范工程,安装了5套600千瓦基于链式架构的低压柔性互联装置,是目前国内容量最大(3000千瓦)、端口最多(5个端口)的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

“交直流混联系统5个台区的光伏发电出力为494.71千瓦,用电负荷为378.42千瓦,富余的光伏发电将由储能舱进行存储,到晚高峰时自动启动储能舱出力,高效利用每一度绿色电以缓解电网供电压力。”7月19日,国网黄冈供电公司配电部主任夏慧平表示,新型配电网以强有力的电力保障提升电网迎峰度夏硬实力。

今年以来,国网湖北电力聚焦优化平台功能、强化资源管控、完善市场机制、搭建标准体系、创新技术研究、构建示范应用,搭建多元开放的虚拟电厂管控平台,打造全国最大的可调节“资源池”。共涵盖5G铁塔基站1.3万多座、充电站1088座、工业企业98家、分布式光伏1122个等可调资源。

在运行方面,湖北虚拟电厂双向可调节能力达150万千瓦,其中“填谷”上调能力35万千瓦、“削峰”下调能力115万千瓦。目前累计启动16次,平均调节电力22.37万千瓦,共结算电量1372.77万千瓦时,有效提升电网调节灵活性,为湖北电网迎峰度夏服务。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