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传高
近日,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印发通知,对开展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为中小学教师减负专项整治工作作出部署,集中整治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和工作随意进入校园情况,以及社会事务进校园过程中重留痕轻实效的形式主义。(4月24日“教育部官网”)
一直以来,一些社会事务的涌入,已成为教师的沉重负担。如各类名目繁多的评比、检查、填表、投票、留痕等,不仅分散了教师的工作精力,也削弱了教育的纯粹性和专注性。出台“减负令”,遏制社会事务无序进校园现象,让教师轻装上阵,这不仅是对教师权益的尊重和保护,也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和坚守。
确保社会事务进校园的规范和监管,让教师轻装上阵,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多方协同努力,形成合力。首先,政府应制定并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对进入校园的社会事务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对于不符合规定的社会事务,应及时予以纠正和处理。同时,还应建立举报制度,鼓励师生和社会各界积极举报违规的社会事务进校园行为。
其次,教育部门应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社会事务进校园的审核机制。学校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应当对社会事务进校园保持审慎态度。对于任何想要进入校园的社会事务,教育部门都应进行严格的审核和评估,确保其符合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
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社会事务进校园的规范和监管工作。各类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应遵守相关政策法规,不得随意将社会事务引入校园,建立起多位一体的监管格局,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真正让校长专心办学,让教师潜心育人。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