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明振 通讯员 朱思颖
刀刃游离在楠竹间,伴随着竹屑飞舞。
4月1日,在蕲春县狮子镇骆炜琪工作室,骆炜琪伏在案前,聚精会神地创作大明医圣李时珍竹雕艺术品。不一会儿,李时珍的采药肖像轮廓显现。
“后期还要多个工序处理,全部完工后才能参展。”骆炜琪说,通过传统竹雕技艺来宣传推介家乡蕲春是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
竹雕也称竹刻,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
骆炜琪的爷爷骆海潮是该镇老一代民间竹雕篾匠,精通竹雕、竹编技艺。从小,骆炜琪就对传统竹雕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09年,从黄冈市区一所中专毕业后,他决定传承发扬传统竹雕技艺。
从2009年起,骆炜琪跑遍深圳、上海、浙江等地,跟随传统竹雕技艺传承人学习。
起初,骆炜琪只会一些浅浮雕竹刻技法,随着技艺的逐日渐进,能够在竹肌上雕刻文字。每次创作之前,他都提前设计图纸,反复推敲细节之处,精挑细选合适的竹子,力求完美。
为让雕刻有趣,他研究博物馆陈列的竹雕作品。为让作品有内涵、有韵味,他将甲骨文融入竹雕。
“竹雕是个体力活,得顺着竹子的性子来,竹雕也是个脑力活,作品的细节要经得起推敲。”骆炜琪介绍,自己擅长的留青竹刻是中国传统的雕刻艺术,是以竹子表面一层薄薄的竹青为雕刻图案对象,铲去图案以外的竹青,露出竹青下面的竹肌,让整个雕刻图形图底变化的竹刻艺术。
如何雕刻出精品,让竹雕艺术品大放光彩?“没有捷径可走,必须付出精力与时间,打磨每一件作品,丰富每一个细节,让故事人物生动起来。”
作品《松涧鸣琴》中的人物是竹林七贤中的精神领袖嵇康,人物的衣衫、表情、动作都展现得淋漓尽致;《昔年曾见》承载着童年记忆、乡愁与母爱,展现了雕刻家燕喂雏、木门上丝瓜藤蔓,以及门前母抱婴儿入梦乡的情景。无论是历史景象还是现代生活画面,在骆炜琪的手中都能重现,勾起无尽怀念。
十余年里,骆炜琪精心创作的竹雕艺术品屡屡亮相各种展会,精湛的技艺和巧妙的构图受到业界关注。
2023年5月,骆炜琪被蕲春县文化和旅游局任命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蕲春传统竹雕制作技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
“希望通过非遗进校园、抖音直播等,让更多人领略到传统竹雕艺术的魅力,让老手艺新生,代代相传。”骆炜琪说。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