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黄州两首中秋词赏析

苏东坡谪居黄州四年又四个月期间,共有文学作品700余篇。其中写中秋词就有两首,现作浅要的赏析。

一、《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译文

世间万事都宛如一场虚无缥缈的梦幻,人生到底经历了几度这凉意的秋?到了晚上,风吹动树叶发出的声音,响动在这长廊,看看自己,愁思爬上了眉头,鬓边上又多了几根银丝。酒并非好酒,常因客人稀少而发愁,月亮虽明,却多被云遮挡。在这中秋之夜,又有谁能与我一同欣赏这中天美妙的月光?我只能拿起酒杯,神色凄然望着北方。

注释

⑴西江月: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中吕宫”。五十字,上下片各两平韵,结句各叶一仄韵。

⑵世事一场大梦:《庄子·齐物论》:“且有大觉,而后知其大梦也。”李白《春日醉起言志》:“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

⑶新凉:即新秋,一作“秋凉”。人生几度新凉,即人生几何之意。

⑷风叶:即由季节的秋天,联想到人生的秋天。呜廊:即风吹树叶在回廊上发出声响。《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徐寅《人生几何赋》:“落叶辞柯,人生几何”。此由风叶鸣廊联想到人生之短暂。

⑸眉头鬓上: 指眉头上的愁思鬓上的白发。

⑹贱:质量低劣。

⑺月明云妨:遮蔽。潘阆:“西风妒秋月,浮云重叠生”句中蕴含无穷感慨。

⑻共孤光:指共看天空中天的明月。

⑼琖(zhǎn):同“盏”,酒杯。

赏析

苏东坡的这首《西江月·中秋》词,创作于宋神宗元丰三年八月十五日中秋。他初贬谪黄州,人地生疏,心中寂寞。这首词虽然不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那般广为人知,但却更深入骨髓地表达了他的孤独和人生感慨。苏东坡这首词也寄寓了一定的哲理意味。读者首先感受到的是中秋之夜清寒的月色与空寂的长廊,孤独的身影与黯淡灯光,以及由此流露出来的深沉的人生思考与真挚的人世之恋的哲理趣味。另外,苏东坡是宋代豪放词派的代表词人,然而这首词风格柔婉,可以看出他的词风也有悲情婉约的一面,这种哀怨隐忍之作更让人久久不能忘怀。在这首词中,苏东坡以“中秋”这一深具情感意义的节日为背景,抒写了远贬黄州初期的孤独悲苦心情,同时又在感叹时间的流逝中,表达出对人生历史的深沉思考,以及对入世真情的深深眷恋。

全文赏析:“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这开篇首句便是一个沉重低缓的悲凉之音,尽显人生感慨。“世事一场大梦”中的“世事”即指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世事变幻无常,如同梦幻一般。他前一秒还是金榜题名、前途无量的储备宰相,下一秒就变成了命悬一线的阶下之囚。其中既有对人生旅程充满牢骚的评判,又有他摆脱人生烦脑的感情挣扎。“新凉”亦指苏东坡再次遭到排挤打击的人生际遇。“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紧承起句,进一步唱出了因时令风物而引起的人生惆怅。苏东坡撷取秋风萧瑟、落叶纷飞这两个典型秋色秋景,借寒暑的易替,叹时光易逝、容颜将老、壮志难酬,以哀惋的笔调道出无法摆脱人生烦忧的怅惘之情。在冷落清秋的夜里,凉风吹打着庭院里的树叶,在空旷的长廊里发出凄凉的回响。这两句词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景象,同时反映了苏东坡内心的孤独与忧虑。“夜来风叶已鸣廊”一句,苏东坡通过描述秋风摇曳,落叶飘零的景象,给读者呈现出一种凄凉之感。“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这两句词中,“酒贱”是因为“人贱”,暗指身遭贬斥,受人冷遇。“月明”句隐喻小人当道,君子遭谗。苏东坡贬谪黄州,因“乌台诗案”受牵连被贬的人太多,因此他不愿连累友人,绝少与故人交往。苏东坡在黄州写的《东坡八首》诗中叹道:“我穷交旧客。”有酒少客,门庭冷落。“月明多被云妨”,隐喻奸人当道,排斥善类,忠而被谤,因谗遭贬。“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中秋”是传统意义上团聚的节日,苏东坡在这中秋之夜,只能独自一人,面对着一轮明月和酒杯,内心充满了孤独和失落。“北望”点出了作词的主旨。宋胡仔《古今词话》“一日不负朝廷,其怀君之心,末句可见矣”。表达了苏东坡入仕忠君,中秋之夜思念朝庭、思念神宗皇帝之情。

二、《念奴娇·中秋》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译文

苏东坡站在临皋亭上,凭栏高看中秋的月夜,长空万里无云,显得更为辽阔无边。月亮的光辉从天上照射下来,使秋天的碧空沉浸在一片清冷之中。在月宫的琼楼玉宇上,仙女们乘鸾凤自由自在地来来往往。苏东坡向往月宫中的清净自由,看到秀丽的江山像图画般的美丽,看到在朦胧的月色里树影婆娑。苏东坡把天上的明月和身边自己的影子当成知心朋友,和他们一起起舞,希望愉快地共度如此良宵。此时此刻,苏东坡渴望乘风归去,在明净的月宫里,把横笛吹得响彻云霄,唤起人们对美好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注释

⑴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湘月”,得名于唐代天宝年间的一个名叫念奴的歌伎。双调一百字,前片四十九字,后片五十一字,各十句四仄韵。

⑵桂魄:即月魄,月亮的别称。古人传月中有桂树,故称月亮为“桂魄”。《周易·参同契》卷下:“阳神曰魂,阴神曰魄。”

⑶“冷浸”句:秋天的碧空浸透着清冷的月光。

⑷玉宇琼楼:传说中月宫里神仙居住的楼宇。形容月中宫殿的精美。王嘉《拾遗记》载,翟乾佑与弟子在江边赏月,有人问月中何有,翟乾佑让弟子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月中“琼楼玉宇灿然”。

⑸乘鸾:传说仙人乘鸾。《异闻录》:“开元中,明皇与申天师游月中,见素娥十余人,皓衣乘白鸾, 笑舞于广庭大桂树下。”

⑹清凉国:即清凉世界。唐陆龟蒙诗残句:“溪山自是清凉国。”

⑺烟树历历:唐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烟树:烟雾笼罩的树木。历历:清楚可数。

⑻“今夕”句:人间的今夕,不知是天上的什么日子。《诗经.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⑼翻然:回飞的样子。

⑽鹏翼:鹏鸟的翅膀。鹏,传说中的大鸟。化用《庄子·逍遥游》:“有鸟焉, 其名为鹏, 背若泰山, 翼若垂天之云,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⑾水晶宫:这里指月宫。传说吴王阖闾有水晶宫,备极珍巧。

⑿吹断横笛:形容笛声高亢嘹亮。吹断:吹彻的意思。李肇《唐国史补》卷下:李舟以笛遗李牟,“牟吹笛天下第一,月夜泛江, 维舟吹之……甚为精壮, 山河可裂……及入破,呼吸盘擗,其笛应声粉碎”。

赏析

苏东坡这首《念奴娇·中秋》词,创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八月十五日的中秋,此时苏东坡被贬谪于黄州三年多了。三年来,黄州官民为苏东坡创造了一个较好的生活环境。苏东坡通过休闲养性,身耕妻蚕,心态得到调适,精神得到了升华,苏轼已嬗变为苏东坡。写此首词时,他的精神面貌好于元丰三年。因此,元丰五年是苏东坡文化“造神”时期,他的文化最高峰的代表“一词二赋一寒食书贴”均创作于该年。苏东坡面对广阔的天空和皎洁的月亮,引起了无限的幻想,向往那虚无缥缈清静自由的生活。 这首词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大胆创造,富有浪漫主义想象,能唤起读者的联想,获得丰富的美感和无穷的诗意。

全文赏析:“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是写万里无云的中秋夜月。苏东坡置身高楼,凭高望远,所以视野开阔,使得长空显得更为辽阔无边,毫无尽处,引人入胜。“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由晴空写到明月。意思是说,月儿的光辉从天上飞来,它所照射的地方,整个秋天的碧空都沉浸在清冷之中。这竟引起了苏东坡无限的幻想,以寄托着他的精神世界。“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苏东坡让他的想象翅膀飞翔,幻想出月宫中有琼楼玉宇,仙女们乘飞鸾自由来往,那里是一个清凉的境地。据《异闻录》记载,唐玄宗一次游月宫,”见素娥十余人,皓衣,乘白鸾,笑舞于广庭大桂树下。所以,苏东坡用“乘鸾来去”,他想象月宫中仙人乘鸾自由来往。“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秀丽的江山像图画那样的美,清晰可辨的烟火,历历在望。苏东坡想象着从月宫往下界眺望,人间的江山真的美好。“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这三句化用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诗句。苏东坡通过高超的想象,把天上的明月和身边的影子当做知心朋友,给人有一种奇异之感。“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希望愉快地度中秋良夜,不要辜负这良辰美景。“今夕”句化用《诗经》“今夕何夕,见此良人”,表示这是一个良宵。“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苏东坡渴望乘风归去,在明净的月宫里,把横笛吹得响彻云霄。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朝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公元1080年至1084年,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曾躬耕黄州城中的东坡,世称苏东坡。苏东坡是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多方面成就的“全能冠军”,他在诗、词、文、赋、书、画等文艺领域,均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东坡从小就饱览儒家经典,立志忠孝仁爱,修齐治平,虽然仕途多舛,但他初心始终不变, 他把遭遇的艰难困苦,调适到超脱潇洒、丰富多彩的人生范式,并以文艺及幽默乐己悦人,成为千古“养生达人”。著有《东坡乐府》等。

(作者简介:孙璜清,湖北黄州人,研究生学历。曾求学湖北省委党校党建专业、中南政法学院法律专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曾任中共黄冈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现任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副会长,黄冈市东坡文化研究会会长)

来源:东坡黄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