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进社区 服务面对面”
系列报道(七)
城市更新让黄州老城更具活力
城市更新,如同一幅精心绘制的画卷,记录着一座城市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脉络。从古朴典雅的历史街区到现代繁华的商业中心,从宁静优美的公园绿地到便捷高效的交通枢纽,每一处景观都在讲述着黄冈市黄州区的故事,展现着这座城市独有的韵味。
黄州区,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正以其独特的魅力焕发出新的光彩。街道两旁,曾经杂乱无章的违章建筑被一一清理,为市民腾出了更多的公共空间;交通瓶颈得到缓解,一条条宽敞的道路延伸至城市的每个角落,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也为城市的血脉注入了新的活力。城管队员们,就像是城市的“美容师”,他们走街串巷,用心发现每一处需要改善的地方,从细微之处着手,不断提升城市形象。
彰显地域文化 百年老街“圈粉”
在2023年的黄州区,随着城市更新的号角吹响,一场关于记忆与未来的对话正在上演。关山北路,这条承载着厚重历史印记的老街,在赤壁街道建新社区的精心规划下,迎来了它的蜕变时刻。
作为黄州区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山北路项目不仅是一次对老旧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更是对地域文化的深度挖掘与传承。黄州城管以其专业与热忱,深入关山北路沿线,细致入微地推进每一项工作。
他们与社区干部紧密合作,广泛征集居民意见,耐心沟通,化解矛盾,确保改造工程顺利进行。经过一系列的努力,曾经杂乱无章的违章建筑被一一清除,为关山北路的重塑铺平了道路。
7月18日傍晚,关山夜市大集正式开展。夜食、夜游、夜娱、夜赏、夜购等一幕幕热闹的夜间消费场景,构成了这座长江中游城市长江大堤旁边繁华热闹而又独特的夜景。
焕然一新的关山北路以“百年繁华,岁月关山”为设计理念,将昔日码头的繁荣景象与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完美结合,重现了那个时代的独特韵味。
漫步于此,人们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历史的温度与现代生活的舒适交织。这不仅是对过往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黄州城管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提升了城市形象,更增强了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让关山北路成为了展现城市更新成果的一张亮丽名片。
据统计,2023年黄州区共启动11个城市更新项目,征收476户,退地约3500亩,拆除房屋约23.8万㎡,打通断头路2条,提升改造背街小巷26条,拆除违建2.8万㎡,拓展公共绿地310万㎡。一连串的数字,彰显了黄州区在推进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品质方面的坚定决心与显著成效。
擦亮乡镇名片 打造宜居家园
106国道,这条贯穿黄冈市黄州区的交通动脉,不仅是连接城镇的重要纽带,更是展示黄州区形象的窗口之一。从路口镇到陈策楼镇,再到陶店乡,这条国道见证了无数过往行人的匆匆脚步与城市的发展变迁。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路口大道两侧的公路建设用地因长期未得到有效利用,逐渐成为周边居民种植蔬菜、堆放杂物甚至搭建临时建筑的场所,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
为改变这一现状,路口镇以路口大道为主线,展开了一场从地面到空中、从平面到立面的全方位改造。为确保工程顺利推进,路口镇政府与城管执法部门密切配合,提前走访沿线群众,详细摸底排查占用公路建设用地的情况,并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引导居民自觉清理违规建筑。对于那些逾期未整改的情况,城管部门依法组织了集中整治行动,累计拆除违建32处,总面积达2400余平方米,清理违规菜地超过10亩。
随着路域环境的显著提升,路口大道焕然一新,不仅为居民提供了更加安全、便捷的通行条件,也为城市更新工程提供了良好的作业面。在此基础上,路口镇进一步挖掘本地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围绕东坡文化“大做文章”,精心打造了“路口驿站”和“城东驿站”两个文化节点。
“路口驿站”在建在三台河桥头,采用前廊尾亭的组织结构,前廊楹联“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留下了苏轼的身影,“城东驿站”以苏东坡居住的“雪堂”为原型,通过茅屋、篱笆、果树、田园、菜地等元素的整合,营造悠然自得的田园农家氛围。这两个驿站不仅提升了道路的文化内涵,也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展现了黄州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现代城市生活的和谐共生。
陶店乡,这片地处长江之滨、紧邻京九铁路黄州火车站的热土,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了黄州新城区的核心地带。自美丽城乡建设行动启动以来,陶店乡以集镇精致管理为切入点,致力于提升城市品质与居民生活质量。
106国道沿线,原本略显单调的绿化带花坛如今被赋予了新的生机。经过“微改造、精提升”,罗汉松、红叶石楠、千日紫等绿植点缀其间,共计860处补种工作,不仅美化了环境,更增添了自然的韵律。此外,针对部分低矮破损的路坎和花坛进行了修复,使整个区域焕然一新。
为进一步提升集镇的整体形象,陶店乡还对106国道沿线的住户房屋墙面进行了统一的粉刷,采用了典雅的徽派建筑风格,不仅提升了视觉美感,更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与此同时,乡政府与商户及居民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书,明确了各自的责任与义务,确保了环境的整洁与有序。
在城市更新的浪潮中,陈策楼镇秉持“抓重点、补短板、保民生、促提升”的理念,致力于延续集镇的文化特色,通过一系列微改造项目,逐步补齐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提升街道与公共空间环境,不断完善人居环境。
截至目前,该镇已完成了低压弱电入地2.4公里,非机动车道的黑色化处理同样达到2.4公里,污水管网改造亦同步推进2.4公里,老街的地面铺设了2万平方米的新步道砖,新增设了220个非机动车停车位,并全面升级了主镇区的道路绿化与功能设施。
黄州区的城市更新,如同一幅精心布局的画卷,正逐渐展开其壮丽的图景。城管工作者们,是这幅画卷中不可或缺的色彩,他们以坚韧不拔的精神,一笔一划地描绘着城市的未来。每一次的拆除与重建,都是对城市肌理的细致雕塑,每一次的规划与实施,都是对生活品质的深情书写。期待这座城市的“蝶变新生”!
来源:中华建设网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