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7月4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简称“WAIC2024”)在上海开幕。
“新”和“全”是今年大会的亮点所在:“新”在于技术新,展会面积超过5.2万平方米,聚焦大模型、算力、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重点领域,集中展示一批“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最新成果,首发一批备受瞩目的创新产品。
“全”在于参展企业全,科技圈“顶流”悉数报到。目前,已有特斯拉、微软、施耐德等500余家企业确认参展,市外企业和国际企业占比超50%,展品数量已超1500项,首发新品超50款。百度文心、讯飞星火、阿里通义千问、Minimax等大模型新星将接连亮相。
上海已连续成功举办六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如此的科创能量在上海迸发背后,是这座城市的积极布局:
自2017年起,上海在全国率先布局发展人工智能产业,2018年举办首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至今已连续举办6年。这几年,上海AI规上企业从2018年183家增长到2023年的348家,产业规模从1340亿元增长到超3800亿元,居全国前列。
“屠龙之术”如何落地
大模型、具身智能、低空经济、车路云......这些一度陌生的词语,正在飞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曾经在大学课堂、实验室才能听到的有关人工智能的辩论,如今已成为人们每天热议的话题。
“技术的进步如果不能够解决现实问题,它就是炫技的‘屠龙之术’,没有意义。”作为上海人工智能的头部企业,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杨帆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曾谈到了技术落地的重要性。
如果说2023年是大模型元年,“百模大战”打得如火如荼;如何将技术转化为更有意义和价值的生产力,以实用为本,将成为今年这场盛会激辩的焦点。
今年大会将展出AI相关多款应用产品,人形机器人、虚实融合、自动驾驶、无人机、脑机接口等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纷纷亮相,戴尔科技、联想将带来以AIPC为代表的多款AI终端产品,中兴通讯全面布局“AIforAII”产品战略,XREAL将展示头戴式终端产品,现场演绎现代数字生活新貌。
在具身智能领域,现场将展出智能机器人45款,其中人形机器人25款。特斯拉、宇树科技、傅利叶、达闼等展台将引领观众进入智能驱动的未来世界。
杨帆表示,更多的(大模型)热潮其实是来自媒体、投资圈的关注,90%甚至99%的人,可能都没有真正的日常地去使用体验或者感受到这样的技术,在未来两三年可能会从尝鲜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AI企业普遍受困于巨额研发投入和滞后的商业回报,在杨帆看来,未来中国的人工智能落地以及产业化,将会是很大的亮点,“中国对于新事物、新技术会有更强烈的憧憬和冲动,大家投入的心血、资源和力量也更加集中。所以我还是充满信心,但是过程中肯定是有挑战的。”
营造创新生态链
从“魔都”到“模都”,在上海破土而生的不仅是科创力量,更有科创孕育出的创新生态链。
国内首个地方人工智能五年规划、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22条”、国内首个算法创新行动计划、国内首部人工智能省级地方性法规、国内首个地方人工智能标准体系......集中涌现的大模型创业热潮背后,是上海布局优质生态链的决心。
“人工智能跟之前所有这些东西完全不一样,可以说是‘异次元生物’。在之前的竞争中,就看谁出的人多、谁付的钱多、谁给的政策好。”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模速空间”总经理陈海慈此前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道。
作为大模型孵化器和加速载体,模速空间正是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缩影:自去年9月揭牌运营以来,已集聚上游基础层、中游模型层、下游应用层等各类大模型企业80余家。
围绕AI的想象空间是巨大的。陈海慈坦言,目前最重要的目标是,让更多的“个体户”和年轻人在想做大模型、想创业的时候,能够想到模速空间,资源跟支持也会更多地去围绕这些内容。
作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举办地,上海抢抓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机遇,以人工智能驱动形成新质生产力,加快打造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上海市副市长陈杰表示,当前,首轮人工智能“上海方案”重点任务全部落地,已形成从软件模型到智能终端、从基础研究到创新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