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温度升高,不少人在山林游玩喜欢品尝野味,尤其是野生蘑菇,梅雨季节也是误食蘑菇中毒的高发季节。毒蘑菇与可食用蘑菇存在相似性,特别是同一个种群的蘑菇极难辨别,常有食用毒蘑菇而引起的中毒性病例发生,在此呼吁广大人民群众不要随意采食野生蘑菇或食用来路不明的蘑菇,尤其是一些色泽鲜艳、形态可疑的蘑菇;不向路边摊贩购买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
野蘑菇的危害与预防方法
蘑菇是中国人餐桌上常见的一道美食,夏季雨水充沛,越来越多的蘑菇撑起小伞冒出地面。广西疾控中心就此发出消费提示,7—8月是误食毒蘑菇中毒事件高发期,市民不要采摘、购买和食用野蘑菇,以免发生误食中毒。
毒蘑菇又叫毒蕈,据有关资料统计,世界上食用菌种类有2400种,毒蕈约1000种,我国已知的有毒蘑菇种类有400多种,全国分布广泛,其形状特征和普通蘑菇并无太大差异。
专家提醒,目前没有直观鉴别毒蘑菇的方法,民间虽流传各种鉴别方法,比如毒蘑菇色彩艳丽、形状怪异等,但实际上一些剧毒蘑菇与食用菇外形相似,通过肉眼和经验难以辨别,极易误采误食而引起中毒,因此毒蘑菇鉴别需要专业人士和设备来完成。
预防野蘑菇中毒主要有以下几点:
充分认识毒野菜(野芹菜等)、毒蘑菇的危害。
毒野菜、毒蘑菇毒性成分复杂,中毒表现各异,主要有恶心、呕吐、流涎、流泪、精神错乱、急性贫血、黄疸、脏器损害等,严重者可死亡。食用毒野菜、毒蘑菇中毒症状严重 ,发病急,死亡率高。
切勿采、食野菜、野蘑菇。
不采食野菜、野蘑菇或来源不明的野菜、野蘑菇,也不要购买个人采摘售卖的野菜、野蘑菇。对于市场上售卖的野菜、野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菜、野蘑菇,不要轻易食用。
食品经营者要切实加强管理。
各类餐饮单位、食堂等要加强自我管理 ,严格把好原料进货关,进货渠道要正规,并做好原料进货登记台帐,严禁采摘、采购、加工野菜、野蘑菇,严禁使用野菜、野蘑菇作为食品原料。
发生食物中毒时要及时处置。
消费者在家食用或在外就餐误食野菜、野蘑菇后出现疑似中毒或中毒症状,要尽早催吐,可先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其舌根部的方法催吐,迅速排除毒素,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快赶到医疗机构接受救治,同时还应保留病历和化验报告等相关资料;餐饮单位一旦发生毒野菜、毒蘑菇引起的食品安全事故,应立即配合救治患者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做好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蘑菇的毒源复杂,毒素的性质很稳定,一般的蒸、煮、烧等烹饪方法,或把毒蘑菇晒干,都不能把毒素去掉,目前已成为食源性中毒的主要类型之一。
毒蘑菇常引起的不适症状
中毒后,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也可引起精神亢奋、精神抑制、精神错乱和幻觉等症状,严重的可威胁生命安全。
如何区分毒蘑菇?
我们并不能自己鉴别野蘑菇是否有毒,民间流传的诸多方法都不正确,某些毒蘑菇与常见的食用菌长得太像,甚至连专家也无法通过外表识别。而且在野外各种蘑菇混生,无毒的蘑菇也可能沾染毒蘑菇的菌丝,即使你真的能 " 慧眼识菇 ",采摘了无毒的蘑菇回家食用仍然会有中毒的风险。
目前治疗蘑菇中毒尚无特效药,中毒严重者可导致死亡。请广大群众不要随意采摘、售卖和购买野生蘑菇。凡是集体聚餐、举办宴席等时禁止采购和烹调野生蘑菇,防止引发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
食用有毒的蘑菇怎样急救?
♦ 催吐是最常用的自我急救方法,中毒者应立即进行催吐。但如果中毒者出现昏迷则不宜进行人为催吐,否则容易引起窒息。
♦ 尽快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千万别拖延。
♦ 有人发生中毒后,凡同食用过同样蘑菇者均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
♦ 保留剩余蘑菇样本,送有关部门鉴定,这有助于确定毒素的种类及制订合适治疗方案。
此外,专家建议吃蘑菇的同时最好不要饮酒,因为一旦吃到的是毒蘑菇,酒精会加速毒素的吸收。
预防毒蘑菇中毒
毒蘑菇与食用菇外观相似,目前没有简单易行的鉴别方法,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方法就是:不采摘、不食用!
最次温馨提醒大家:
吃菌千万朵,安全第一条!
不要采摘野蘑菇!不要食用野蘑菇!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