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考”之下稳固“压舱石” ——写在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

9月18日,襄阳市南漳县第三届农民丰收节暨东巩寨子米品牌推介活动,在东巩镇泉坪村举行。图为“勇往直前”比赛。(视界网 熊明银 裴焕地 摄)

阅读提要

今年,疫情、汛情“双考”叠加,挑战前所未有。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要使命的湖北责任重大,全省干群积极应对,攻坚克难,统筹推进疫情防控、抗洪救灾与农业生产。

让人欣喜的是,目前全省农业生产形势总体稳中向好,夏粮较去年增收3亿斤;秋粮播种面积超计划,丰收在望;生猪存栏1790万头,连续8个月回升。“米袋子”更充盈,“菜篮子”更丰盛,“肉盘子”更安全。

水田里,稻谷熟了;山坡上,柑橘红了;池塘里,螃蟹肥了……荆楚大地近8000万亩沃野,处处丰收似景。

春种秋收。秋分时节,我们迎来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稻花香里说丰年,今年丰收来之不易,成色更足,分量尤重。疫情、汛情“双考”叠加,挑战前所未有。疾风知劲草,岁寒识松霜。“鱼米之乡”的湖北积极应对挑战,攻坚克难,农业生产形势总体稳中向好,“米袋子”更充盈,“菜篮子”更丰盛,“肉盘子”更安全。

仓廪满当当——

夏粮增,秋粮稳

“后期如果没有大的灾害,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9月16日,在“全国水稻第一县”监利市一块水稻种植基地,沉甸甸的稻穗频频颔首,把丰收的喜悦传送给它的主人。再过10来天,种粮大户毕利霞流转的2000多亩水稻就要收获了。

一同收获喜悦的,还有全省成千上万个种粮大户。

统计显示,今年全省夏粮产量94.4亿斤,较去年增收3亿斤;秋粮超计划完成播种面积,丰收在望。

“湖广熟、天下足”。我省是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10个粮食净调出省之一,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使命。

“形势越复杂,越要稳住‘三农’基本盘、发挥好‘压舱石’作用。总体上看,今年我省粮食丰产的态势没有变、粮食主产省的地位也不会变。”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肖伏清说。

丰产丰收,不止粮食。今年1月至7月,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12.24亿美元,同比增长27.2%,成为外贸出口的突出亮点。其中,食用菌、茶叶、中药材、天然蜂蜜等特色农产品位居出口前列。生猪产能逐步恢复,上半年全省生猪存栏1790万头,较2019年末增加173万头,连续8个月回升。

丰收不仅是产量的增加,更有品质和效益的提升。全省特色优质菜果茶药等产业面积超过1800万亩,农药使用量同比下降10%,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稳定在98.5%以上,荆楚名优农产品品牌登陆央视传向四方,销售实现逆势上扬。

农民增收,才是最大的丰收。统计显示,上半年湖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357元,克服了疫情不利影响,保持了良好势头。为了帮助农民增收,今年新麦上市时,市场疲软,我省在全国率先启动小麦托市收购,迅速扭转了行情。我省与东部六省开展农村贫困劳动力劳务对接,截至目前,仅贫困劳动力,全省已经外出203.2万人,超过去年全年的7%。

非常之年的非常之举——

“组合拳”赢得主动权

“双考”之下,迎来沉甸甸的收获季,靠的是什么?

今年春耕时节,正值疫情防控关键时刻。农事不等人,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既要确保疫情防控,也要统筹春耕生产。

人误地一季,地误人一年。非常之时应有非常之举——

省委省政府出台一系列扶持农业生产政策,为春季农业生产按下“启动键”“快进键”;《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若干措施》分解目标任务,把粮食生产面积和产量纳入各地考核内容;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围绕疫情防控、农资调运、春耕春播三线连续作战,线上线下同步指导服务;省财政提前预拨2020年“三农”专项资金近60亿元,支持农业生产;筹措资金41亿元,支持再建340万亩高标准农田,粮食综合产能每亩提高100公斤以上。未雨绸缪,全省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率先复工复产,确保春耕夏汛期顺利投入使用。

“新式春耕”不误防疫不误春。戴口罩分时下地,“天眼”巡田,“云”上种地,远程服务,视频培训……一系列创新,让防疫与春耕两不误。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茶叶、香菇、柑桔、小龙虾等农产品出现卖难。在省委省政府的呼吁下,国家部委一致行动起“采购湖北山货”,中央和省级媒体倾力为湖北农产品吆喝,县市长走进直播间代货,“荆楚味道”通过各大电商平台,走出湖北,走向全国。

硬仗,一场接着一场。进入汛期,超长梅雨季来袭,省内不少农田被淹受涝。危机关头,我省打响“粮食保卫战”,统筹推进防疫、抗洪与农业生产。省财政迅速拨付中省两级资金4.8亿元,支持抗灾及恢复农业生产。农业农村厅与省农科院组织4000多名专家奔赴灾区指导抗灾救灾,调度救灾种子2380万斤,利用早翻秋、再生稻等应急技术,实现改种补种、应种尽种。

“大水之年,只要应对得当,往往是丰收之年。”省农科院党委书记刘晓洪称,大水之年水资源更好,通过各项救灾技术措施,加强田间管理,不仅不会减产,还有可能增产。

与疫情、汛情抗争中,决策者们不忘市场导向:主动调减低质低效作物面积,增补杂粮杂豆等特色作物,顺应市场需求,效益进一步彰显。

应急与谋远结合,科学而系统的政策组合拳,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为抗击疫情汛情、夺取丰收赢得了主动。

大战100天——

交完“期中卷”,答好“年终卷”,谋划“来年卷”

尽管“三农”形势总体向好,但党员干部们仍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9月11日,一次主题特殊的会议在省农业农村厅召开——大战100天,完成硬任务,交一份合格的“年终卷”。

“今年情况不同往年,倒计时100天再鼓劲,就是要增加紧迫感,自加压力,奋力冲刺全年目标。”肖伏清说。

秋粮是湖北粮食生产的“大头”,当前正值在田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草地贪夜蛾、水稻“两迁”害虫等重大病虫害隐患重重,寒露风、连阴雨等自然灾害随时来袭,“秋粮一天不到手,管理一天不松劲。”为了防止虫口毁粮,省农科院组织上千名专家对秋粮生产分区域、分作物、分阶段进行综合研判,精准指导后期田间管理。农机部门正加紧协调跨省机收队,抢抓有利天气,从南到北有序收割,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一边收获今年金灿灿的稻穗,一边播种来年丰收的希望。8月,全省汛情刚刚结束,新一轮水利补短板工程三年行动方案已经开始研究论证,准备上马。未来三年将新增农田灌溉面积500万亩,总投资约146亿元。9月起,省财政继续支持农业疫后重振,筹措资金重点支持粮食、茶叶、蔬菜等12个优势产业集群建设,加长加粗产业链,做大农业龙头,擦亮品牌。今年秋冬播生产将按照“北麦南油城郊菜”优势区域布局,稳粮扩油,全域推动“油”“菜”“花”三产融合发展,力争每亩增收百元以上。

湖北已趟入农村改革“深水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正在唤醒土地、房屋、山林、水面等“沉睡”资源,让农民共享改革红利。到12月底,全省建制村要基本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打造一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进步村,带着2300万农民奔富路。

正值“十四五”规划编制当口,8月起,省农业农村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委政研室、省政府研究室、省社科院等部门都密集开展调研,为湖北农业强省下一个五年开始描绘宏伟画卷。

农业稳,天下安。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中国的小康。只争朝夕,大干实干,希望的田野生机盎然,农民的笑脸永远灿烂。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熊文博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