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动态水权灌溉用水量不再“一刀切”

图为:美丽的引丹灌区。

10月16日,老河口市李楼镇卡子村一组,一块块“井”字形稻田连成一片,水稻虽已收割,但一簇簇粗壮的稻茬仿佛告诉人们,李楼镇今年仍是一个丰收的年景。“今年干旱时间长,要不是精准灌溉、节约用水,说不定水稻抽穗关键期,水量就难以保障了。”卡子村一村民说。

为促进农业节水,2015年襄阳市引丹灌区开始试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对各乡镇、村组灌溉用水实施总量控制,每年根据旱情动态调整各乡镇用水定额(水权),探索鄂北干旱地区农业节水体制机制。

用水量在线监测 干支渠种植大户全部纳入

“黄家寨村5组,瞬时水位0.155米,瞬时流速0.018立方米每秒,累计流量11094立方米。”在李楼镇农水站,工作人员打开灌溉用水监控系统,全镇45个用水监测站点全部显示在大屏幕上,工作人员轻点鼠标,每个站点的用水量、用水曲线等一目了然。

引丹灌区灌溉面积210万亩,覆盖襄阳老河口市、襄州区、樊城区、高新区以及襄北农场,都是鄂北有名的“旱包子”地区,水资源十分匮乏。

襄阳市引丹工程管理局党委委员张玉洪介绍,为促进农业节水,引丹灌区2015年起开始试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硬化干支渠,装田间“水表”,确定村组用水定额,并建立用水量监控系统,在线监测各地用水量。

在卡子村一组地头,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两个太阳能流量计安装在水槽中央,根据渠水流速和水位实时计量卡子村用水量,并将数据传输到灌区用水监控系统。

李楼镇农水站站长熊化喜介绍,在线监测不仅能实时掌握各村用水量,提醒浪费水资源的村组,还能根据用水变化察看渠系渗漏情况。如某一段渠系水位降低,流量锐减,可能该段渠系出现了渗漏,就安排工人查看,减轻了维护工作量。目前,在线监控已覆盖李楼镇各村组、种植大户及水产养殖大户。

根据旱情调整用水定额 既保灌溉又促节水

“为既保证灌溉必须的用水量,又促进节约用水,灌区还实施了动态水权。”张玉洪介绍,动态水权即各村组的用水定额,根据当地每年干旱指数、灌溉时间长短、灌溉面积等计算而出,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各乡镇、用水单位的节水量、水价和节水补贴。

以李楼镇为例,2018年当地1月至8月降雨量达580毫米,水权近1700万立方米,今年由于持续高温少雨,1月至8月降雨量只380多毫米,灌溉时间长次数多,李楼镇水权增至1900万立方米。

灌区动态调整乡镇水权,乡镇也动态调整村组水权。如李楼镇刘营村,全村土地1800多亩,2018年水权为106万立方米,2019年则为118万立方米。“通过动态水权,根据旱情确定用水量,防止降水较多年份浪费水资源。”张玉洪说。

近年来,引丹灌区部分地区出现了一定规模的虾稻共作、水产养殖产业,用水量较大。对此,灌区通过用水定额管理和计费方式来引导这些高耗水产业合理发展。张玉洪介绍,从2018年开始,灌区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区内的用水大户田间,加装计量设施,改过去按土地面积收费为按用水量收费,对超过定额部分实施累进加价,引导各地以水定产。

节水意识提高 农民主动调整种植结构

目前,引丹灌区农业综合水价改革实施面积已达12万亩,项目区节水减排效果初显。“水是商品、节水就是保护的理念逐渐被村民接受。”引丹工程管理局工作人员胡娅婷介绍,通过农业水价改革,近两年灌区农民节水意识明显提高,部分村民主动根据用水定额调整种植结构。2018年,引丹灌区旱稻种植面积达80万亩,2019年增加到90万亩。“种植水稻,田间需保持一定水量,旱稻则只需保持土壤湿润,灌溉用水较少,遇降雨均匀、丰沛年份,灌溉用水更少。”熊化喜说,2018年项目区灌溉用水量2045万立方米,2019年用水降至1746万立方米,节水14.6%。

张玉洪表示,下一步,引丹灌区将探索农业节水补贴和奖励机制,完善计量设施,尝试灌溉用水计量精准到户,为全灌区农业综合水价改革打牢基础。(记者祝华通讯员李丽王少博)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毛紫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