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灵触碰老区历史 用作品传承红色文化
——"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黄冈报道集萃
01
人民日报>>>>
英雄气概激荡荆楚
——追寻红军在湖北的长征足迹(节选)
79岁的麻城市民政局退休干部史瑞林,至今难忘40多年前寻访烈士程再当事迹时,听到的那一首首令人动容的歌谣。
1931年,程再当的妻子张怀玉等7位年轻妇女一起动员各自的丈夫参加红军,又一起天天盼望丈夫得胜归家,盼了20多年,同时盼来一纸烈士证明书。从“一针一线做双鞋,好让亲人身边带;安心打仗不思家,打完胜仗早回来”唱到“莫胡思,莫乱想,赶快起来送军粮”,再唱到“别哭别伤心,挥泪送亲人;继承夫君志,为国献终身”,在漫长的岁月里,这些自编自唱的歌谣寄托着她们的深情、期盼与哀思。
“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1927年11月,湖北省黄安(现名红安)、麻城两县农民武装在共产党领导下发动黄麻起义。一曲《黄安谣》,唱出了当时老百姓参军拥军的革命激情。在随后建立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妻送夫、母送子、兄弟相携参加红军的故事比比皆是。
红安革命纪念地管理中心主任陈敦学介绍,黄麻起义后组建的工农革命军鄂东军,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前身。1931年11月,红四方面军在现红安县七里坪镇正式成立,后来成为红军长征的主力部队之一。
而在红四方面军主力西进之后,留守的红二十五军于1934年11月也开始长征,并在1935年建立鄂豫陕苏区,成为唯一一支在长征中建立苏区的红军。
人民日报记者 贺广华 程远州 范昊天
02
经济日报>>>>
红色大别山英雄万万千
——来自湖北省麻城市的报道(节选)
“三支半枪闹革命,二十六将出乘马。”在麻城市北部,有一个乘马岗镇,被誉为“中国第一将军乡”。开国大将王树声、上将陈再道等将军都是乘马岗人。这里可谓将星闪烁。
“1927年春天,‘麻城惨案’发生。在武昌主办‘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的毛泽东同志,派出200名学生军驰援麻城,一举击溃地主武装,推动了麻城农民运动的发展。”在当年学生军指挥部的旧址——乘马会馆内,担任“小小讲解员”的乘马中学学生夏慧,向记者讲述了乘马岗的红色历史。
1927年“八七会议”后,“黄麻起义”的枪声打响,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中国长江以北地区的革命战争大幕,红色风暴席卷鄂豫皖3省26县。“一九二七年哎,共产党大发展哎……红旗插遍大别山,土地革命把身翻哎呦。”这句当年的革命歌谣,生动记录下当时的情景。
“当年,乘马岗成为麻城的红色中心,建立起了乘马苏区。乘马苏区拥有13个乡苏维埃,在500余平方公里土地上,8万人中有2.9万人参加红军和地方武装,1000多人参加长征。”乘马会馆文物管理所副所长丁坤锋说。
“红军长征并没有从麻城经过,但从这里走出了红军队伍。麻城一共走出了36位共和国开国将军,在红军长征乃至后来的革命斗争中作出了重要贡献。”麻城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李敏告诉记者。
红军离开鄂豫皖后,麻城到处是白色恐怖。“乘马、顺河两大苏区原有18万人口,到1935年国民党政府统计人口时,只有40564人。13万人在战乱中或死难,或流离失所,部分妇女儿童被贩卖到外地,在册的革命烈士达5938人。麻城人民为革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李敏说。
经济日报 吴浩
03
中国青年报>>>>
董必武:长征路上"三不停"(节选)
今天下午,32岁的纪念馆讲解员程星对参加“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的记者们介绍,长征路上的“军中四老”之一董必武有个习惯,在这块厚帆布做的马褡子里,除了他最喜欢的书籍,还常常会装进一些捡来的破损的布、棕片,做成特制的草鞋。“把棕片拿布带一绑,就可以穿着它继续行军了。”
一块马褡子见证了这位当时已年近五旬的长者艰苦卓绝的漫漫长征路。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开始长征。出发前,党内元老何叔衡问董必武,你是愿意随军还是留在根据地?董必武回答,我愿意从军去。红军走得飞快,你受得了吗?董必武说,我在中央苏区已经经历过的,一天跑60里没问题。
当年年底,中央纵队成立了一个干部休养连,这支特别的队伍中,有音乐家、戏剧家、文学家,许多是年老体弱、生病负伤者。队伍里女同志单独编队,选来选去,当过中央党校副校长的董必武便成了妇女队的“胡子队长”。
这就意味着他一方面自己要背着和年轻人一样重的东西,艰难行军;另一方面还得带领着30多个妇女干部(包括4个孕妇)、伤病员和60副担架进行长征。
为躲避敌机袭击,军队夜行不能点火把,每逢雨天路滑,肩上扛着担架寸步难行。途中,董必武常常要从队前跑到队后鼓励大家,往返跑了比别人多几倍的路程。有时他替她们换换肩,太疲累了摔在泥坑里,还不忘逗几句“泥人董”的笑话,惹得大家一阵欢笑。
这位前清的秀才甚至编出一首担架歌。“担架担架,既担又架。巾帼好英雄,须眉也认下……”
妇女队员们也把他当做慈父看待,编顺口溜夸他,“有了必武,我们必胜。夜行八百,有盏明灯。日思万里,笑望前程。”
中国青年报见习记者 张艺 罗伊璠 记者 雷宇
04
新华每日电讯>>>>
走进"列宁市":一条老街的理想之光
(节选)
炎热的八月,位于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的长胜街平静如常日。
就在这条老街,曾诞生了一座以列宁命名的“城市”,孕育了革命的星星之火。
走进长胜街,映入眼帘的俨然是一副老街风情画:600余米长的街道并不宽,道路两侧砖瓦结构的房屋鳞次栉比,各色店铺之间,列宁市经济公社、鄂豫皖特区苏维埃银行、列宁市苏维埃合作饭堂、七里坪工会等革命旧址前不时有游客拍照留念,记录着老街的红色故事。
“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这首至今仍回响在长胜街的民谣,道出了中国革命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黄麻起义。
1927年11月,在中国共产党八七会议精神的指引和中共湖北省委的领导下,黄安、麻城3万余名农民自卫军和义勇军在七里坪誓师,经过激烈的战斗,攻克了黄安县城,打响了鄂豫皖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右派的第一枪,黄安县也因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得以更名为红安县。
1930年初,七里区苏维埃政府成立。为鼓舞苏区人民的革命热情,由中共鄂豫边特委徐宝珊提议,鄂豫边特委和革命委员会以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的名字为七里坪镇取了一个响亮的新名称——“列宁市”。同时,为纪念革命烈士、中央军委秘书长杨殷同志,长胜街当时也被命名为“杨殷街”。
“列宁市”的规模不大,却“五脏俱全”。为粉碎敌人对苏区的经济封锁,保障军民生产和生活物资供应,苏维埃政府在杨殷街设立了列宁市经济公社、鄂豫皖苏维埃银行等机构,有效地活跃了当时的城乡经济。
“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呀,张灯又结彩……”
在离长胜街不远的列宁小学旧址,红色歌谣《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歌词被工整地写在一块黑板上,供过往游客观看。
列宁小学的前身,是黄安县第二高等国民小学。1925年,在董必武的指导下,中共黄安特别支部成员王文煜等将国民小学改为平民学校,以办学为名,秘密开展革命活动。1930年2月,黄安县苏维埃政府将该校改名为“列宁小学”。
“妈妈告诉我,红军到了,我们要去拥护红军。”在列宁小学曾经使用的《初级国语第一册》书中,人民对革命队伍的热爱与敬仰流露于字里行间。
小小的学校里,贫雇农、红军和地方干部的子弟一同在此学习政治、国语、算术、常识、唱歌、体育、军事、劳作等课程,同时参加革命宣传和放哨等活动。虽然学校在国民党进入七里坪后随即停办,但革命的火种,已经一点一点在这间仅有200余平方米的学校中生根发芽。
新华社武汉8月4日电
中国青年报见习记者 张艺 罗伊璠 记者 雷宇
05
新华每日电讯②>>>>
红色星火的人民力量
——大别山走出两支红军队伍的历史启示(节选)
滚滚长江水,巍巍大别山。
绵延近400公里的大别山,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驻地所在。红四方面军在此诞生,红二十五军在此重建,红二十八军在这里改编。参加长征的四支红军部队,有两支源于此地。
这是一块红色的沃土。从1923年冬建立党组织,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26年间,大别山区党的组织不散,武装斗争不断,革命红旗不倒。数十万大别山儿女前赴后继,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
新华社武汉8月8日电
新华社记者宋振远 徐海波 孙少龙 王若辰
06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
乡亲舍骨肉救红军鱼水情永铭记
(节选)
8月3日,再走长征路第54天,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长征路万里行”报道组从湖北荆州北上到达了黄冈。
1930年中国共产党创建了以大别山地区为中心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在这里也孕育走上长征的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
麻城市乘马岗镇,地处豫鄂两省边界,这里的乘马会馆,始建于清朝。土地革命时期,借助独特的地理位置,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播撒革命火种,这里也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
这个暑假,麻城市乘马中学的四十多名学生报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暑期实践课,他们在乘马会馆担当讲解员,为参观者讲述当年红军的故事。而在学校校长陶金德看来,这样的实践课,既是对革命历史的传承,也是对学校历史的重温。
乘马中学的前身是1913年创办的乘马学堂。我们麻城市的第一位共产党员王幼安和王树声大将,他们当时都是学校的教员,以这样的身份在这里宣传革命,搞这些革命活动。所以我们的学生现在要传承的就是我们革命先烈们参加革命的那些精神。
眼前,乘马中学的孩子们正在排练一场话剧,讲述的是麻城走出的开国大将王树声早年在大别山闹革命时的故事。当年,王树声带领红军在麻城打游击,遭遇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为了掩护他脱险,当地一位周姓大妈让自己的大儿子假扮王树声,引开敌人。后来周大妈的大儿子遭到反动民团杀害,直到三年后,王树声才知晓这段经历。
当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百姓,前赴后继为革命献身,这段光辉的历程不仅被写进歌谣,还被刻进了名字。大别山下的红安县,解放前,名为“黄安”,黄麻起义中的“黄”字便是代表黄安县。为了纪念黄安儿女为革命付出的巨大贡献,1952年9月1日,国务院正式将“黄安”改名为“红安”。
07
湖北日报>>>>
诞生两大主力 走出200余将领
——追寻红军长征胜利的黄冈足迹(节选)
黄冈,大别山下,红色土地。92年前,黄麻起义的枪声在这里打响。87年前,以这里为中心的鄂豫皖苏区发展到总面积4万多平方公里,人口350万,拥有5座县城,26个县的革命政权,成为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
红军长征四大主力中的两支——红四方面军和红25军诞生在这里。虽然这两支部队长征的出发地不在黄冈,但他们中的许多人是黄冈走出去的子弟兵——据不完全统计,有200余位黄冈籍团以上指挥员身先士卒。在两万余里闯关夺隘、搏风战雪的征程中,先后倒下3万余名黄冈籍英烈。
8月1日至5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全国媒体采访团30余位记者走进黄冈,在这片红色大地上寻访革命遗迹、红军故事和初心情怀。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兵
通讯员 汪海燕 毛红平 万永庄
1
"记者再走长征路"部分报道目录
人民日报
① 在麻城追忆"红军干娘" (2019年8月5日2版)
② 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 (2019年8月6日18版)
③ 几枚银元藏深情 (2019年8月6日18版)
④ "红军走到哪儿,我们就跟到哪儿" (2019年8月3日4版)
经济日报
① 八月桂花遍地开 鲜红旗帜竖起来——来自湖北省红安县的报道(2019年8月4日2版)
② "红色基因"代代传 (2019年8月6日5版)
③ 铜锣谣起风雷聚 大别山下战旗红 (2019年8月2日经济日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
① 长征路上的红色歌谣从这里传出 (2019年8月3日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② 长征路上"七仙女":死在前进的路上也不当逃兵 (2019年8月6日1版)
新华网
让长征精神薪火相传——"记者再走长征路"活动引发热烈反响 (2019年8月5日)
新华每日电讯
① "小小讲解员"传递革命精神 (2019年8月7日3版)
② 舍子救红军 满门成忠烈 (2019年8月6日3版)
③ 一副对联传诵红军名称的由来 (2019年8月2日2版)
④ "红军走到哪儿,我们就跟到哪儿" (2019年8月4日4版)
人民网
在麻城追忆"红军干娘" (2019年8月5日)
湖北日报客户端
① "八月桂花遍地开"从七里坪唱响全国 (2019年8月2日)
② "红军"这一称呼最早出自红安 (2019年8月1日)
③ 红二十五军"七仙女"长征的故事 (2019年8月2日)
④ 从红军师长被贬为担架员袁克服仍要北上长征 (2019年8月3日)
⑤ 红安籍营长把红旗插上腊子口,打开红军北上通道 (2019年8月3日)
⑥ 麻城女营长参加长征,被誉为"红军中的穆桂英" (2019年8月5日)
⑦ 麻城"七枝花"送郎当红军:苦等二十年,一纸来相见 (2019年8月5日)
长江云
① "红军"这一称呼最早出自红安 (2019年8月2日)
②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红安英雄儿女:干革命,不后退!不怕死!(2019年8月4日)
③ 湖北红安:三支红军主力诞生地14万英雄儿女为革命献身 (2019年8月2日)
来源:黄冈新媒体矩阵(黄冈日报全媒体)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