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我国老龄人口占世界1/4 “银发经济”成“风口”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这为养老产业带来了较快发展机遇,并吸引地产商、专业养老机构等各路资本驻足关注。

未来老龄人口占世界1/4

11日在广州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上,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郝福庆说,我国和世界几乎同步进入到老龄化社会,但是我国老龄化的增速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到本世界中叶,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将占世界的1/4。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0.5%,已经超过国际老龄化标准;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增至2.6亿;到203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首次超过少年人口;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人,并长期保持4亿人的规模。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产业作为大健康主题的细分领域龙头,被认为是下一个“风口”和“金矿”。

养老产业主要包含养老服务、养老地产、养老金融与养老用品四方面。不过,由于我国的养老产业尚处发展早期阶段,目前并未形成清晰的商业模式。

全国老龄办宣传部主任刁海峰11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等媒体专访时说,中国老龄化和世界老龄化基本同步,但是配套却相对落后。比如老年人社区服务,“我们太粗放,我们的老龄服务的广度、力度都差很远,服务的品种也比较单一。在保障性、服务能力方面都差很远。”

他介绍,相比养老产品,养老服务业是目前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一个明显短板。现在中国老年人花钱比较节俭,愿意买产品,但不愿意买服务,“所以企业了解老年人的时候也要能影响观念更新,引导老人愿意为服务买单。”

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养老服务业的市场愈发广阔。“在吃饭基本解决的情况下,老年人的需求在不断扩展。解放前出生的和解放后出生的差别都很大,未来再过10年之后,60年代以后出生的老年人消费理念更不一样,所以养老服务是一个常见常新的过程,需求是在不断发展的,我们要跟上这个节奏。” 刁海峰告诉记者。

居家养老与社区服务相结合

今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和对策举行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着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产业。我国老年群体数量庞大,老年人用品和服务需求巨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发展空间十分广阔。要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业,推进养老服务业制度、标准、设施、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好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

也就是说,在养老方式上,未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为依托将成为最主要的方式。刁海峰说,我国的家庭虽然这些年出现小型化、少子化、空巢化的局面,但是家庭依然是养老的最重要基础。

刁海峰介绍,目前国家正在研究出台居家养老的支持政策。“比如有人建议,在同一个社区买房,子女买的同时也给老年人买,这个要有支持和优惠。另外比如老年人躺在床上,如果子女在家伺候老年人,失去工作,要出台补贴。”

“我们要制定发展型的家庭养老政策,通过政策的激励,实现老年人待在家里养老。”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说,应该出台调整个人所得税,鼓励子女与父母共同居住,建立家庭护理人员的喘息制度,对失能老年人家属进行公益性护理培训等政策。“发展社会化养老的时候,不要忘了家庭养老是根本。”

在家庭养老的基础上,社区服务是重要的依托。刁海峰说,现在很多社区建立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直接为老年人服务,这个中心就知道这个楼上有多少老年人,多少人可以自理,多少人不能自理,有多少需要提供就业和康复服务的等等,如果家庭养老能和社区相结合,就能解决很多问题。

今年7月,民政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根据通知,此次试点重点支持七大领域,包括培育运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社会组织、机构和企业,支持城乡敬老院、养老院等养老机构直接提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推动完善相关养老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支持养老护理人员队伍建设等。

在这个过程中,对企业来说也蕴含着一系列的投资机遇。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广菊说,居家和社区养老是企业参与的重要舞台,养老市场不仅仅局限于养老机构。

宋广菊说,企业参与是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社会养老压力持续增大,养老供给不足,养老资金缺口大,人民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样,对养老的需求不断提高。对企业来说,正是补充养老消费缺口的机遇。目前已经有超过80家地产商进入到养老领域,开发商正在积极布局,把握朝阳市场。

民政部养老服务业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开放大学社工学院执行院长乌丹星博士说,国家把健康养老产业确定为重要发展方向,出台了20多个政策,2015年逐步消化吸收,今年是资本进入之年,整个产业发生了重要变化。“未来中国养老的市场前景非常光口,现在才刚刚起步,未来还有30年的时间发展。” 乌丹星说。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宏观

责任编辑: 谢 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