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现代化多功能的文化礼堂、一条条平坦宽阔的水泥路、一棵棵桃树在秋风中展露英姿……现代文明与田园风光相互交融,竹瓦张茅村正在上演一场“美丽蜕变”!
桃花盛开的季节
村民腰包“鼓起来”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张茅村将原来个别农户自行组建的水果合作社并入村集体组织,于2015年上半年正式成立张茅山水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员由原来的6户发展到184户。
整合全村荒山、荒地,将狗血桃产业基地由原来几十亩扩大到1300多亩,亩产3600多斤,市场价超过8000元。每年6月桃子成熟时,采摘的游客多了,村民人均增收3000多元,腰包鼓起来了。
丰收时节
今年3月,村里首次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别开生面的桃花旅游节,吸引上万游客竞相观赏。打开了桃子的销售渠道,提高张茅的知名度,一些村民还借势开起了农家乐。
首届桃花旅游节
合作社成立和狗血桃基地建成,带动了张茅村的精准扶贫工作。该村将38户贫困户纳入合作社。2016年以来,有12户脱贫。
此外,村里还集中精力发展水产养殖,改造12口鱼塘,保证农业用水灌溉,帮助村民增产增收。
基础设施“建起来”
“要想富,先修路”。在原通组公路基础上,新建6公里通组水泥公路,硬化包括乡村旅游公路在内的12公里通组公路,惠及全村1100多人,方便群众出行。
新建成的通村公路
2016年至今,整合各方资金200多万元,新建占地4300平方米的3个文化广场,安装各种健身休闲器材。新建面积600平方米、容纳300多人、能举办各种文娱活动的现代化文化礼堂。耗资170多万元建成集喷灌、观光、旅游于一体的景观亭,让村民有了更好的休闲场所。
现代化的文化礼堂
去年5月,投入资金25万元,在村、组主干道上安装110盏太阳能路灯,从而使村里“亮起来”。今年3月,斥资60多万元,改建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提高了办事效率。
各项基础设施的相继建成,使张茅成为竹瓦的“明星村”,也让“竹瓦看张茅”的名头越来越响。
村容村貌“净起来”
投入17万多元,购置25个垃圾箱和1辆垃圾车,用于收集生产生活垃圾。安排专人专车不定期运送垃圾,集中处理,减少污染。
桃花盛开的季节
为彻底改变村容村貌,成立以村支书为组长的整治督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进组入户督导检查卫生。成立以村副书记为首的10名保洁员队伍,经常性打扫卫生。党员带头、相互监督、打造生态观光旅游庭院等方式,确保村庄整洁美丽。
文明张茅“靓起来”
制定村规民约,印发到各家各户,引导群众认真学习并自觉遵守。
如今,家庭和睦了,邻里和谐了,干群关系融洽了。村里的好婆婆、好媳妇多了,跳广场舞的多了,看书下棋的也多了,学技术、做生意、搞产业、谋发展的更多了。
改建的村部
为了景仰先贤、激励后辈,全力搜集张茅历史典故、名胜古迹、风流人物等,建立特色村史馆,针对大学生多、教师多、军人多的实际,设立乡贤榜。新中国成立以来,该村拥有大学本科及以上的140人,高职高专学历的60多人,国外留学生7人。
好风光、新风尚,秀美张茅朝着“生产发展、生活幸福、生态优美、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向不断前行!
来源:秀美浠水
编辑:何雪萌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