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百日会战”】罗田:“大数据”精准发力 护航精准脱贫

今年以来,罗田县运用“大数据”手段,强化精准扶贫领域监督检查,重点查处一批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得到了省市纪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整体联动 工作力量“聚起来”

罗田县委委员、县纪委书记李学军(左三)在大崎镇指导精准扶贫工作

以城市低保、农村低保五保、医疗救助、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教育扶贫资助资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农村危房改造、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等10多个方面的精准扶贫政策落实情况为重点,抽调财政、经管、审计、编办、公安等部门的业务骨干,组建了数据采集、数据比对、入户核查、复核抽查、巡查督导、问责查处6个工作专班,形成一支由纪委牵头抓总、责任部门负责专业技术、各级党组织共同参与的监督检查力量。7月21日,由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带队,全县12个乡镇纪委书记、4个大数据巡察督导组长、县委4个巡察组长及县大数据专班人员26人,赴仙桃市考察学习大数据核查工作经验。7月28日,县纪委启动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六大行动”,扎实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大巡察、数据大比对、线索大摸排、作风大整治、部门大联动、问责大处置。

数据比对 问题线索“浮起来”

对扶贫领域的信访举报件进行全面梳理,对涉及26个部门51项数据全部采集到位,共采集590万条,比对数据251万条,发现问题线索46458条,其中输入错误19664条,查实问题线索7732条,涉及贫困户精准识别、教育扶贫资助资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易地扶贫搬迁、扶贫信贷资金、低保五保、户户通等20个方面的内容。涉及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财政供养人员、村干部及其家属“三类人”的问题线索共614条。

深挖细查 入户核查“实起来”

匡河镇党委书记王光华(右二)带队开展精准扶贫入户核查工作

按照“回避驻点、错开组建、交叉检查”的原则,组建了428个入户核查组,每个核查组严格按照乡镇带片班子成员牵头、驻村干部任组长、驻村工作队员为成员的要求组成,层层压实包片干部的领导责任、乡镇驻点干部的第一责任、核查组成员的直接责任和乡镇党委书记、镇长的重要领导责任,坚决杜绝村干部直接参与入户核查工作的违规现象发生。3000余名党员干部深入精准扶贫户,通过进村入户、访左邻右舍、签字背书等方式对问题线索深挖细查,各乡镇抽调3--5名政治过硬、素质过硬、能力过硬的工作人员,组建工作专班,负责对各入户核查组填写的核查登记表进行审核工作,确保核查结论的准确性、真实性。在复核抽查阶段,县纪委牵头组织12家主管部门,抽调76名素质高、业务精、作风实的干部组成12个复核抽查工作专班,按照不低于30%的比例对问题线索进行复查,严格落实“一户一档、签字背书、销号管理、公开公示”四项制度,实行“四个一”:即每条问题线索必须有一张入户核查登记表、一份入户核查记录、一套佐证资料、一张入户核查现场图片。各乡镇分别建立问题线索管理台账,列出问题清单,并对问题线索核查全面汇总,统一由乡镇党委书记、纪委书记、核查组长三方签字后集中上报县纪委留存备查。县委4个巡察组深入413个行政村开展了2轮大数据监督检查巡察督导,共发现、移交问题线索200余条。县纪委监察局班子成员分别带队进行全覆盖、不间断督办,共深入12个乡镇48个村进行督办检查,抽查农户130余户,点名道姓通报批评23人。

区别对待 整改问责“严起来”

罗田县纪委通报精准扶贫领域违纪问题

按照“四个从严”“四个正确对待”的要求,分类处置、边整边改。对明显违反政策规定,涉嫌截留挪用、虚报冒领、以权谋私、优亲厚友、贪污侵占以及失职渎职方面问题线索,由各级纪检监察组织负责调查处理,坚决问责。对涉及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财政供养人员、村干部及其家属“三类人”614条问题线索,已经交办县纪委4个执纪审查团队查处241条,123条涉及教育扶贫助学的问题线索由县纪委党风室和派驻县教育局纪检组联合办理。今年1至8月,全县针对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共问责161人,立案5件,党政纪处分6人,严肃问责让心存侥幸者望风止步,230名财政供养人员主动承认错误,退还违规领取资金224991元。(罗田县纪委 胡宇斌 费少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