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念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他毕生奋斗,为中华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崇敬和爱戴。李先念严于律己,勤俭简朴,时刻关心人民疾苦,帮助群众解决生活困难。他严格要求子女,正确对待亲属要求,克己奉公,一心为党,堪称共产党员的楷模。
李先念率军南下
带头艰苦奋斗 惩治腐败绝不手软
李先念在领导中原突围时,深山野岭,人烟稀少,粮食匮乏。司令部机关走在队伍中间,李先念命令司令部机关的同志宁可少吃,宁可挨饿,也要把大部分食物留给断后的部队。因此,司令部的人员常常空着肚皮走路,李先念也同大家一样饿着肚子,他还从来不要别人为他另找食物。在西进突围过伏牛山区时,食物极端匮乏,司令部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宰了牲口。警卫人员做了几个肉团,留给李先念食用。当他们把肉团送给李先念时,他把肉团再切成小块,要警卫人员每人吃一块,他自己留一块。他们无论如何都不肯接,李先念说:“好吧,你们不吃,我也不吃了,你们都饿死了,我一个人革命能成功么?”望着李先念憔悴而发黄的脸色,大家只好含泪把肉团吃下去。
对于官僚主义和贪污腐化的危害性,李先念十分重视。他不仅要求党员、干部克服官僚主义和反对贪污腐化,更重要的是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处处发挥表率作用。
一次,他的警卫员何小乐在大悟白果树湾给房东严大妈挑水,不小心把水桶给摔坏了。李先念急忙叫小何借来斧头、刨子和锯,一会儿功夫就把两只水桶修好了。在5师开展反贪污腐化活动中,他带头自我检查,并特别叮嘱他身边工作的干部,要带头作好表率。“贪污腐化是侮辱了自己的人格”,这是他经常与党员、干部谈话时的口头禅。在他的言传身教下,5师警卫团的全体官兵表现得很突出。干部从没有敲诈百姓的事情发生,没有贪污腐化的现象。战士从没有拿过老百姓的一针一线。部队所到之处,与群众关系像鱼水一样,倍受老百姓欢迎。
李先念在基层调研
李先念始终不渝地坚持原则,坚定不移地维护党的铁的纪律的严肃性,毫不留情地惩治革命队伍中的腐败分子。1942年11月,李先念亲自批准处决了5师部队中的2名腐败分子。他通过这件事教育5师的广大指战员:为使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使我们能得到人民真心实意的拥护,对于犯纪犯法的人是不能宽容的,是要进行严厉的制裁的。我们要认识到,党有党纪、军有军纪、政府有法令。“如果庞大的党的组织,无一定铁的纪律,你们想想,它怎么能有强大的战斗力,怎么能领导对敌作战获取胜利?”
“我是国家的副总理,不是红安的副总理”
1960年10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的李先念率中央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经河南南下,来到故乡湖北红安视察。这是全国解放后李先念第二次回故乡。回故乡本来是值得高兴的事,但李先念此时的心情显得格外沉重。原来,当时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许多省市粮食告急,还有饿死人的现象。加之一些地方共产风、浮夸风、强迫命令风、生产瞎指挥风和干部特殊化风严重,使本来就很困难的局面雪上加霜,变得更为严峻。此次南行,他肩负着党中央、毛主席交给的纠“五风”的重大使命。途经河南信阳地区,他见许多群众的鞋子上套了一层用来表示哀悼死者的白纱布,他难过得流下了眼泪。
李先念故居
到达红安后,李先念的姐姐李德琴和外甥陈锡民到县城看他。姐姐李德琴对李先念说,“先念啊,你做了这么大的官,红安缺粮,你也不管管?!”李先念严肃地说:“我的姐姐哟,你不要讲蛮话,红安人要吃饭,黑安人也要吃饭啊!全国这么大,到处缺粮食,都像你们这样伸手,我李先念有天大的本事也招架不下,你就不能为我想一想?”
姐姐李德琴和外甥陈锡民低头不语,李先念严肃地说:“当然我手里并不是完全没有粮食,也不是没权力调拨。我是国家的副总理,不是红安的副总理,红安缺粮,只能由省里调剂解决,我个人无权给红安拨粮。”
青年时的李先念
由于要赶往省里作反“五风”的报告,他这次回乡只在县里停留了一天。为了防止县里在伙食上给他搞特殊,他亲自向县委负责人嘱咐“三不准”:不准炒荤菜,不准煮米饭,不准搞酒喝。从来到走共吃四餐饭,李先念同随行人员一样,吃的是荞麦粑和青菜炒豆渣。
一辈子不穿西装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大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领导人的服装上也发生了变化。许多中央领导人喜欢穿西服、打领带,以展示对外开放的形象。夫人林佳楣多次建议李先念赶上时髦,也做一套西装,但遭到他的坚决反对。他带着浓重的乡音说:“为什么一定要穿西服,领带就像吊颈的绳子,勒死人了。我看中山装就很好,我就穿中山装。”李先念一生从未穿过一次西装。
工作中的李先念
1983年,李先念当选国家主席,外事活动频繁,必须穿皮鞋,偏偏他最不爱穿皮鞋。当时的警卫秘书曾庆林想出了一个解决的办法:把皮鞋放在红旗轿车里,抵达人民大会堂后,李先念在车上把皮鞋换上,会见外宾结束后进入红旗车,立即把皮鞋脱掉,换上布鞋。后来,李先念一直保持了这种习惯。
晚年的李先念有两件事,让小女儿李小林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她回忆道:“晚年时的父亲身体素质欠佳,医生说要补充维生素,家里就每天给他榨一杯橙汁,当他知道榨一杯橙汁要五六个橙子时,心疼地说:‘太浪费了,以后不要榨橙汁,吃两个就行了。’”“后来,父亲长期在北京医院住院,孩子们为了给他增加营养,就经常到人民大会堂的餐厅去打一份汤,一份要花25块钱,父亲知道后,一再叮嘱说,别去打汤了,太贵了。”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