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黄冈报道(通讯员汪理 樊越)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现实中,却是“脏乱差”,“垃圾围城”重创着美丽乡村。“乡臭”,驱散了乡愁。
农村垃圾治理,看似“小事”,实则关系着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英山县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这件“小事”当成服务县域发展的“大事”。将农村垃圾治理与全域旅游相结合,融入县级战略系统格局——美丽乡村助推全域旅游的勃兴,全域旅游催生乡村文明的养成,二者良性互动,成为秀美英山建设的重要推手。
从“无人管”到“专人干”
随处扔,就地埋,放火烧……听之任之、无人过问,乡村对于垃圾的处理,过去大都如此。“垃圾围村”,困扰着广大乡村。
2015年,湖北省农村垃圾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出台,拉开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大幕。2016年,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雷霆行动”全面启动,农村垃圾治理被列为十大专项整治内容之一。
“农村垃圾治理不仅是一项硬性政治任务,更是民生所盼,全域旅游发展所需。”副县长、县城乡垃圾治理会战指挥部指挥长郑伦福说。
2015年初,县城乡垃圾治理会战指挥部正式成立,统筹推进全县农村垃圾治理工作。各乡镇相继成立农村垃圾治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镇长任组长,分管副镇长任副组长,各村(居)支部书记为成员。
自上而下,层层抓落实。作为最关键一环的村级,负责垃圾收集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全县312个自然村按照约100户配备1名保洁人员的标准,选聘组建保洁员队伍。
美丽乡村示范村金家铺镇东冲坳村,2007年就开始着手垃圾治理工作。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在五保低保、精准扶贫户中选人担任保洁员,签订《保洁承包合同》《保洁工作责任状》,明确工作职责、保洁区域和工资福利。
与县指挥部建议的每百户一名保洁员不同,东冲坳村结合实际,创新思路,按照“多人、细分”的原则,全村聘用保洁员达到13人。“将全村区域细分至各人名下,根据区域面积等情况各人的工资待遇也不同。这样更有益于保证清洁效果。”村支书付旭东介绍。
该村为每户发放一个小型垃圾桶,垃圾装满可往就近的中型、大型垃圾桶(箱)倾倒;保洁员负责所辖公共区域保洁,同时监督农户环境卫生,把好垃圾分类关;其中一名开运输车的保洁员,负责将全村150个中型垃圾桶的垃圾转运到镇垃圾中转站。
作为垃圾治理工作实施主体,各乡镇政府主要负责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建设和日常运转工作。县政府投入资金在每乡镇建设一个垃圾中转站,目前全县11个乡镇垃圾中转站已全部完工并投入运营。各乡镇配备两至五辆专用垃圾钩臂车(专门运输大型铁质垃圾箱),各村大型铁质垃圾箱装满即电话通知镇垃圾中转站,中转站安排钩臂车前来将垃圾转运至镇中转站进行压缩打包,再由县环卫来转运至县填埋场进行最后的处理。
乡镇垃圾中转站的运作模式上,石头咀镇创新方式成立环卫所,招聘10名公益性岗位人员。其中7名清洁工人负责镇区卫生打扫,另外三人负责开车到村转运垃圾至中转站进行压缩加工。草盘地镇则引入市场化机制,通过签订垃圾转运处理协议,由市场第三方负责镇区环境卫生和垃圾中转站运营管理。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员队伍不断充实,我县农村垃圾治理实现了从“无人管”到“专人干”的质的飞跃。最新数据统计,全县11乡镇312个自然村配备保洁员近1000名,入户小型垃圾桶近10万个,中型垃圾桶1.2万个,大型铁质垃圾箱700多个,垃圾转运车30辆。我县乡镇垃圾中转站建设运行、保洁员的配备管理等都走在全市前列。
“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全县四级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模式建立起来,并实现常态化运行。
从“一阵风”到“常态化”
有检查了就搞一下突击,以前,农村垃圾治理往往是刮一阵风。风过了,又恢复到原模样。
农村垃圾治理,三分靠建,七分要靠管。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让农村垃圾治理告别“一阵风”,步入“常态化”,我县进行了一系列的摸索实践。
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仅2016年,我县就安排农村垃圾治理专项资金2664.8万元。今年,县政府将继续整合资金,加大对镇村两级的补助力度,建立资金保障机制。
镇一级,建立日常巡查整改机制。以温泉镇为例,成立专职巡查工作小组,根据“县季查、镇月查、村周查、组日查”的要求,进一步健全明察暗访和量化考评通报机制,每月对每个村至少暗访一次、明察一次,对发现的问题发文通报给各村,并予以跟踪,督促整改。
村一级,建立长效考核机制。以石头咀镇为例,各村每周对组至少暗访一次、明察一次,每个组坚持每日上、下午各巡查一次。各村利用每月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邀请党员进组入户检查考评。明察暗访、巡查考评,结果作为“文明户”“最美家庭”等评比活动的重要参考。
个人层面,强化村民自治机制。温泉镇推行村内事“村民议村民定、村民建村民管”的治理模式,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制定村规民约,推行“户前三包”责任制(包卫生清洁、包绿化管护、包秩序管理)。同时,发挥思想道德协会等民间组织和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的作用,对村庄环境卫生工作进行检查监督。
全县一盘棋,自上而下建机制,自上而下强落实。跨过人力关、经费关、管理关“三道关”,我县农村垃圾治理步入正常化、常态化轨道。
从“站着看”到“主动干”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新雨过后的杨柳湾镇锣响坳村,绿野风和,晴空气暖。茶园里,东河畔,踏青采风者悠然自得。
勾勒出此般图景的一支重要“画笔”,就是农村垃圾专项治理。
近年来,该村将垃圾治理同精准扶贫、全域旅游等中心工作有机集合,除了建立起完善的村庄保洁队伍和制度,大力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和垃圾治理,还十分重视对村民意识的培养。
该村利用村村响、宣传车、宣传栏、发放宣传单等,大力宣传和倡导爱护环境,人人有责。沿村主干道设立村规民约、爱护环境警示牌等30余处。
山脚下,村民李水生在自家小院中悠闲地侍弄着花草。大门上,“文明家庭”的贴牌很是引人注目。全村10个文明家庭,是村干部、村民代表等组成的“评审团”集中评选出来的。对此,李水生自豪不已。
爱护环境,户容整洁,被列为“文明家庭”等评比的重要依据。而被村民视为光荣的各项评比荣誉,成为巨大“刺激”和“动力”,引导着广大村民自发参与到保护环境中来。
“‘政府苦命干、百姓站着看’,再多的投入都无济于事,农村垃圾治理,群众观念意识的转变和提升是最关键的。”在县住建局副局长李兵建看来。
治理不是目的,自觉才是根本。采访中,我们欣喜的看到,无论是村干部,还是普通农户,爱护环境的意识都不断增强,“经济要发展,环境更需保护”正逐渐成为全体民众的共识。同时,我们也听到不少镇村都集中反映了一个相同的问题:乡村大型垃圾箱、中型垃圾桶还是不够,要继续增加投放量、扩大覆盖率。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生态文明建设,事关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福祉,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农村垃圾治理,让镇容村貌大改观,群众意识大提高,人居环境大改善,群众满意度大提升,不仅为我们唤回了美丽乡村,更留住了最美的乡愁。
编辑 陈 兰
编审 赵 勤 孙国海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