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计算机高材生
与土里土气的红薯相遇
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在黄冈市红安县
毕业于计算机系的80后周虎
给出了惊艳的答案
让不起眼的红安苕
蜕变为年产值数千万的“金疙瘩”
更带着这份乡土特产
一步步走出国门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这位红薯“魔术师”的传奇故事吧
2016年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的周虎
随父亲从武汉梁子湖来到红安
投身红安苕种植
可这份看似简单的农活
很快给他一个“下马威”
红安苕对湿度、温度、氧气
二氧化碳极其敏感
遇水会烂、受冻会烂
缺氧也会烂
很难长期储存
第一年收获季
仓库里码得整整齐齐的红薯
弥漫着霉味
那一年
300多吨红安苕
因腐烂或滞销白白浪费
“保鲜是第一道坎
必须迈过去!”
为寻解法
周虎远赴美国取经
却被企业拒绝转让技术
“买不到,就自己造!”
他带着团队扎进仓库
日夜钻研
两年后
一座模拟红薯生长环境的
“智能育婴箱”
全自动储藏库诞生了
2018年11月
首批200吨红薯入库
历经6个月储存
损耗率控制在5%以下
红安苕终于有了“续命神器”
储存难题攻克了
新的困境又接踵而至
鲜薯供过于求、附加值低
依然卖不上价
周虎清醒意识到
靠卖原产品走不远
必须搞精深加工
调研中
他发现红薯生全粉
既能保留全部营养
又在健康食品领域潜力巨大
当时世界红薯加工技术
领先的是日本
周虎揣着200万元“东渡”日本取经
再次碰壁
这一次
他联合湖北省农科院7位博士
组成研发团队
经历无数次失败
终于在国内率先攻克
红薯生全粉生产工艺
该项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19年
红安苕生全粉成功面市
如今
151种红薯专用粉精准匹配
不同健康食品厂家需求
让红薯粉走进厨房、端上餐桌
消费者“方便吃红薯”成为现实
手握两项行业“杀手锏”
周虎有了底气大干一场
2022年
他领衔成立湖北薯粮科技集团
以生全粉为基础
周虎团队又开发出
红薯面条、豆丝等产品
走进武汉各大商场
如今
红安苕应用版图不断扩张
烘焙糕点里有它的蓬松
面点里有它的筋道
奶茶里有它的香浓
代餐粉里有它的便捷
供应十几家头部健康食品企业
出口欧盟市场
年销量超千吨
产值突破3000万元
集团在红安订单种植面积达5000亩
年收购鲜薯1万吨
带动周边72户200多位农民增收
“未来
我们要攻克红薯多酚提取技术
让红安苕从食材升级为保健品。”
周虎望着田埂上翠绿的红薯尖
眼里闪着光
“说不定哪天
它还会出现在宇航员的太空餐里
科技种地,就得敢想敢干!”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