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新开镇郭王村的5000亩冬瓜基地绿意盎然,硕大的冬瓜挂满藤蔓。不远处的加工厂内,机器轰鸣,清洗、切块、烘干、包装流水线井然有序,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冬瓜香。这个由本村能人杨金环回乡创办的企业,正以“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模式,将昔日普通的冬瓜打造成带动乡村发展的“致富宝”,更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撑杆跳”。
作为传统农业镇,新开镇曾长期受困于土地碎片化、产出效益低等问题。为破解难题,该镇党委政府以土地规模流转为抓手,积极招引乡贤能人返乡创业。多年在外从事农产品贸易的郭王村能人杨金环,被家乡的诚意和准备好的“舞台”所吸引,于2025年带着资金、技术和成熟市场资源毅然回乡。
“每次回乡看到乡亲们守着好土地却富不起来,总想着能做点事。”杨金环介绍,依托新开镇适宜冬瓜种植的土壤气候条件,以及自身掌握的深加工技术和市场渠道,他投资建设了集种植、收储、加工于一体的冬瓜加工厂,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
产业发展的核心在于规模化。杨金环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运营:合作社统一提供优质种苗和技术指导,与农户签订保底价收购协议,确保村民“种得放心”。曾经的撂荒地,如今变成了连片的“聚宝盆”。“我们合力流转土地种上冬瓜,仅半年,村集体收入就增加了5万元。”郭王村党支部书记王能军高兴地说。基地冬瓜亩产高达约3万斤,加工厂以生产高品质冬瓜蓉为主,产品畅销全国,大幅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
产业的兴旺直接惠及百姓。加工厂提供了50余个稳定就业岗位,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增收。“每月能挣3000多块,还能照顾家里,比外出打工强多了!”正在包装车间忙碌的村民郭大姐笑容满面。此外,产业链还带动了当地运输、包装等行业发展,村民种植的冬瓜销路无忧,收入显著提高。对比传统作物每亩仅几百元的收益,如今“土地租金+务工收入+种植收益”让村民年收入可达数万元。
新开镇以“党建引领”凝聚合力,以“土地流转”盘活资源,以“产业发展”夯实支撑,成功探索出一条“建成一条产业、带动一片乡村、富裕一方百姓”的振兴路径。小冬瓜成就大产业,成为新开镇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绘就乡村共富新画卷的生动实践。
来源:灵韵黄梅
编辑:黄俊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