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黄冈的红色记忆在实物中“活”起来 戴志29年收藏15000余件红色藏品

玻璃展柜柔和的灯光下,1921年4月7日出版的《共产党》月刊泛着岁月的黄晕。6月28日,黄州教育文化博览馆馆长戴志轻轻翻开这本我党首份党刊:“它是大别山播撒革命火种的见证。”29年收藏生涯,15000余件红色藏品,戴志用实物拼出一部鲜活的鄂东革命史。

黄冈,这片书写“28年红旗不倒”传奇的土地,从黄麻起义的烽火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处处留存革命印记。展馆内,泛黄的《向导》周刊、锈迹斑斑的红一军团部出入令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5分硬币等藏品陈列有序。戴志介绍,这些物件从不同角度展现历史:有的记录革命思想传播,有的见证红军管理,有的反映苏区经济,更有赤卫队员用过的红缨枪头,诉说着先烈们在装备匮乏时的英勇事迹。作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核心区,黄冈的红色记忆在这些实物中“活”了起来。

1961年生于黄州禹王的戴志,自1996年在古玩市场偶遇大别山抗战文物,便踏上红色收藏之路。29年间,他倾其所有,收集了3万余件藏品,半数为红色文物,涵盖革命文献、军事用品、货币票据等多个门类。

2023年5月,在多方支持下,湖北首家民间教育文化主题展馆——黄州教育文化博览馆于遗爱湖景区免费开放,戴志的藏品从此有了“家”。教育文化馆里特别开辟了红色历史文物专区,大量实物从个人收藏转向了对社会公众开放,发挥着宝贵的教育作用。开馆以来,展馆年均接待参观者2万余人次,鄂州市收藏爱好者熊斌参观后感慨:“每件实物都是一堂生动的党史课。”更有学生在留言簿写道:“课本里的大别山精神,原来就藏在这些带着故事的老物件里。”

戴志还多次无偿捐赠藏品:2023年捐出30件黄州历史照片,2024年向湖北革命军事馆移交15件革命文物。“这些藏品不属于我,而属于历史和人民。”戴志话语坚定。

“这些藏品填补了官方馆藏细节空白,让宏大历史更有温度。”市史志研究中心原主任颜宏启评价道。随着一批批参观者来到这里,这些红色实物正通过展览、研学等方式,将大别山精神化作看得见、摸得着的精神滋养,持续传递信仰的力量,让红色基因永续流淌。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黄俊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