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23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在2版刊发重要报道讲述麻城“边三轮”宣讲队的故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全文如下
值得转发
湖北麻城有一支全能的“边三轮”宣讲队——
用光影照亮村民“精神家园”
“竹板一打响起来,我来走上台……三中全会在强调,深化改革不动摇,大家苦干加巧干,稳中求进创新高。”10月16日傍晚,湖北省麻城市三河口镇舒家畈村晒场上聚拢了不少村民,在放映农村公益电影前,56岁的李新明操着一口本地话、打着快板向村民们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李新明是三河口镇程鹏畈村人,也是麻城市“边三轮”宣讲队的一名“金牌”宣讲员。自2012年担任该镇电影放映员,12年来,他一人一车载着放映机,为三河口各村和学校共放映电影5000多场,用光影照亮了村民的“精神家园”。
“我从小就喜欢放电影,读小学时,一听说哪个村哪个院放电影,放了学晚饭不吃就赶去看,一直看到放映员收机子下银幕,才恋恋不舍地回家。”李新明对电影爱得深情,放映工作也干得格外认真。三河口镇山山相连,从镇区到边远的九歇山、平斗山等村,最远的有七八十里路,山路陡峭崎岖,光是开车就要一两个小时。李新明每次放完电影回到家,都已是晚上10点以后。去年有一次天下大雪,李新明从离镇50多里的坳峰河村回来,走了大半夜,到家时天已放亮。
每一场公益电影放映前,李新明都精心挑选影片,群众也可以点单,在电影库里选择最想看的。正式放映前,李新明还会结合当下热点问题,播放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教宣传片。
党的二十大召开后,为打通基层理论宣讲的“最后一公里”,麻城市委宣传部以全市农村电影放映员为骨干力量,组建了“边三轮”宣讲队。放映员们利用走村串乡放映电影的时机,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用小故事宣讲大政策,将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政策第一时间传达给基层群众。
“目前宣讲队已从成立初期的29名成员,扩充到40余人,共开展百姓宣讲8000余场次,观看群众达13万人次。”麻城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让理论宣讲准确生动,该市既组织理论专家创作宣讲内容,请文艺专家编排宣讲形式,又让宣讲队员们通过有组织培训学、看书上网自学,反复学习宣讲相关内容。
李新明作为“边三轮”宣讲队中的一员,平时一有时间就钻研快板、顺口溜、三句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让宣讲的内容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接地气、有人气。“没有什么难的,大不了比别人少睡点、多学点、多做点。”他满有信心地说道。
李新明的队友、55岁的田志刚也在不断学习。他在做好电影放映工作的同时,自学了摄影和PPT制作,笔记本里记录的也是各种培训所获的宣讲技巧,以及他自己创作的宣讲词,内容包括卫生健康知识、病虫害防治、未成年人保护,以及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相关知识。田志刚说:“为了做好宣讲,我现在也养成了每天看新闻、时不时翻翻书的习惯。”
“百姓宣讲给百姓听,百姓走上了宣讲台。”从事农村电影放映工作已有38年的刘世恒感慨地说,以前不敢讲、不会讲,现在边学边讲,还学会了搞创作。放映员冯贤兵认为,在电影放映前开展宣传是个金点子,“白天村民们都忙,没时间听,而且专门来讲,时间长,大家难免不耐烦。在电影播放前20分钟,时长刚刚好,既讲道理又暖场子”。
“自从给乡亲们搞宣讲和放电影之后,我和大家的距离更近了,群众工作也更好做了。”58岁的吴福权是歧亭镇公益电影放映员,同时也是歧亭镇砚池村村委会副主任。他说,以前自己村和邻村的乡亲之间有矛盾时,他去劝解,会被质疑“你不是我们村村干部,不了解情况,跟你说不上”,而现在调解矛盾,村民们都说“吴老师政策讲得好,比我们懂得多,我们愿意听他说”,一些矛盾纠纷就这样被化解。在退役老兵徐宗启看来,“边三轮”宣讲队提升了电影放映的附加值,“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把更多好声音和好电影带到乡村”。
来源 |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