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在黄石,这句话不是口号
而是每天都在发生的现实
⬇️⬇️⬇️
一家民企扎根县域25年
从微光起步到实力领跑
一个投资15亿元的智能终端项目
从对接到签约仅用43天
一场楚商大会
揽下超千亿元“归乡礼单”
……
这背后
是黄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与行动


长卷如歌,春华秋实。行走在黄石,创新气息扑面而来,创造脉搏强劲跳动,一幅产业发展、民生向好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城在山中
铜都大冶,大冶市政务服务中心(市民之家)里,巨大的电子屏实时跳动着全市政务数据流,审批进度、民生诉求、资源调度等信息一目了然,让城市治理的“神经中枢”更敏锐、决策更精准。

大冶市政务服务智能自助服务区
“我们将原来的15个专项窗口整合为7个‘全能’综合窗口,政务服务的目标从‘最多跑一次’向‘一次不用跑’升级。”大冶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业务主管夏雨婷说。
今年2月,大冶在全省率先建成县级企业服务中心,一举突破了传统行政审批的边界。通过设立金融、人才、公共资源交易等七个“嵌入式”工作室,为企业构建了一条从孕育、诞生到成长、壮大的全生命周期服务链。

大冶市政务直播间
变革落地见真章!以金融服务工作室为例:联动15家金融机构“轮流坐班”,至今已有61家企业获得50多亿元授信,贷款周期压缩60%以上,融资更高效。
真正的变革远不止于“一窗通办”的物理空间整合,更深度的“一键审批”和“免审即享”,需要深刻的化学融合。
大冶将各级惠企政策进行“颗粒化”分解,精准归类为“免审即享”、“即申即享”和“承诺兑现”三大类,其中“免审即享”清单112条,企业无需申请,系统通过数据比对自动筛选,符合条件的政策资金如同“红包”一般,通过企业服务中心一体化服务平台直达企业账户。

大冶市政企业服务中心
截至目前,该平台已受理涉企业务超过3.5万件,审批平均时限压缩65%以上,为164家企业兑现资金1159.63万元,让企业感受到了“无感审批、有感服务”的真正便利。
建设企业服务中心,实现从单个事项的“点状突破”,到系统集成的“面上跃升”,大冶市企业服务中心的实践与探索,正是黄石打破“数据壁垒”、打通“服务堵点”,不断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取得的典型一例。

如智能辅助评标改革方面,黄石既在全省率先推进小额工程建设项目智能交易验证成功后,又通过AI技术赋能,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监管的技术、手段与模式创新,实现了交易业态的升级与降本增效。

黄石市民之家
市政务服务管理局提供资料显示
截至目前
智能辅助评标改革
累计服务交易项目62个
平均周期从传统数十天压缩至6天
节资率达16.2%
构建起了
“流程更简、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
智能交易新业态
实现改革价值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只要企业有想法,我们就去想办法!”在黄石,从挂点领导、“项目保姆”到各帮扶部门,这句话既是服务承诺,更是实打实的行动自觉。
10月31日下午,黄石大道延伸段,湖北网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网安科技”)的车间里,智能化生产线全速运转,全力冲刺年产值5亿元大关。

湖北网安科技有限公司智能数字化生产系统
2000年落户黄石港区的网安科技,是一家电力装备制造企业。说到选址,网安科技总经理王超笑了,“20多年了,我们从未动过搬家的念头。”
是不想做大,还是为何?“区里不仅为我们配套完善了基础设施,还引进了下游供应链企业,更在我们升级产线的关键时刻雪中送炭。”王超解释说。
去年,网安科技计划增设两条智能化生产线。黄石港区有关部门迅速作出反应,不到1个月时间,就帮企业协调到位了银行贷款。新生产线投产后,网安科技产能增幅20%,产品质量也更加稳定。
如今,网安科技在黄石港区越扎越深,生产的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一二次融合环网箱市场占有率连年位居行业前列。
同样感受“黄石温度”的,还有深圳卓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创智能”)总经理林胜超。其公司投资15亿元的智能终端智造及跨境电商总部项目,从初次对接到成功签约,仅用时43天。
目前,该项目已在开发区·铁山区启动,规划建设专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服务器等产品生产线,并设立跨境电商总部。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年实现产值30亿元。
“扎实的产业基础、优越的营商环境和贴心的服务,是我们布局华中、回归湖北的关键。”林胜超至今还记得开发区·铁山区主要领导三次率队登门拜访,两次邀请企业来黄实地考察,围绕企业需求定制专项落地方案,全程有服务专班配合跟进。

大冶湖高新区
从“管理者”到“赋能者”的身份重塑,本质是从“控制结果”转向“激活价值”,让每个个体都能成为驱动增长的核心力量。
厚植沃土万木兴。优化营商环境,既放得到位,又管得有效;既有求必应,又无事不扰;既供给制度,又改进执法。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黄石按照“同一对象、相近时间、应联尽联”原则,推动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执法主体对同一监管对象开展联合检查,将“综合查一次”从制度设计转化为具体实践。

黄石市司法局介绍“推行扫码入企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
推行“扫码入企”机制,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是破解过去“交叉执法、多头执法、重复执法、随意检查”难题的关键举措。今年8月,黄石通过梳理涉企行政检查事项,建立“扫码入企”系统,精准录入全市41万多条企业、1240条检查事项等信息,推动事前亮码、事中留痕、事后评价形成闭环。
市司法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曼丽介绍,建立“扫码入企”系统后,入企执法必须先报备上传数据,执法人员进企检查前需“亮码”,企业扫码后可实时查看执法单位、检查事项、法律依据等内容,检查结束后还可在线评价,实现检查过程的全程留痕和可追溯。

企业代表畅谈“扫码入企”带来的便利
市司法局提供的资料显示,自今年8月“扫码入企”系统上线以来,已记录行政检查以及非行政检查700多条,执法人员主动亮证率99%,文明执法率100%。
黄石市金花大酒店经理吴满金说,这种公开透明化的行政检查,减轻了企业负担,温暖了政企携手前行的每一步。

黄石市金花大酒店

一场黄石楚商大会,意蕴深长——这是楚商归乡、共叙桑梓情的人文相聚,是资本与项目的精准对接,是产业与创新的深度融合,更是黄石向外界亮出的发展名片。

大会现场
在刚刚过去的知名民企湖北(黄石)行暨第三届黄石楚商大会期间,海添增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CEO罗显志深情地说:“一个点石成金的地方,让人都感受到良好的人文关怀、创业生态和发展活力。”
“黄石完全颠覆了传统工业城市印象,环境很好、风景很美,太适合发展绿色产业了!”这是盛隆电气营销副总裁叶晓峰实地考察黄石后给出的由衷评价。作为再次抵黄的企业家,她对黄石的投资环境赞许有加。
环境如水,发展如鱼,海阔方可凭鱼跃。黄石不光营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守约践诺的信用环境,更加坚定地打造亲商安商的人文环境。

黄石团城山
一场校友恳谈会,智聚乡关!10月24日,阳新臻于智算3000P智算中心首期300P项目启动。该项目为县域制造业升级、农业现代化及智慧城市建设提供高效算力支持。
江苏臻于智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柯杰是阳新一中2003届毕业生,在参加“校友回归·携手发展”恳谈会后,他直言家乡山更清了、水更秀了、人文环境更好了,“返乡创业正当其时。”
点石成金地,全国文明城。近年来,黄石以厚重的人文底蕴、清亲的政商关系、暖心的营商氛围,凝聚政企共识,用文化软实力赋能营商硬环境,让城市既有发展速度、更有发展温度。

华新1907文化公园
废弃的黄石港外贸码头变身城市新外滩,华新水泥厂旧址变身华新1907文化公园……黄石的文化创意、旅游休闲、健身康养、文体赛事、商业街区等城市载体越来越多,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不断攀升。
秋冬交替时节,地处开发区·铁山区的捷蒽迪智能电子(黄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蒽迪”)的SMT生产车间内,全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
从项目签约到开工,再到批量投产,仅用时5个月,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黄石速度”再度显现。“黄石总部及生产基地首期投资落地,我们终于可以放开手脚接订单了。”捷蒽迪总经理叶波说。

大冶湖核心区
安,是生活的理想;乡,是情感的归宿。捷蒽迪这份底气不仅源于企业对市场的清晰预判,更是对开发区·铁山区精心打造亲商安商的营商环境的高度认可与坚定信赖。“基地全部达产后,年产高端数字电源模块将达67万片,年营业收入预计突破1.5亿元。”叶波说。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先进生产力、核心竞争力,更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沃土。第三届黄石楚商大会上公开的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黄石民间投资增长20.5%,位居全省第一。
未来已来,唯奋斗者胜;远方不远,唯先行者至。站在“十四五”与“十五五”的历史交汇点,黄石正以擘画蓝图的魄力、追风逐浪的勇气、久久为功的韧劲,在服务推动全省支点建设的航道上全速疾驰!
(记者 梁坚义 黄醒尘 潘静茹/文 柯恒/图 张莉 熊科香/制图)
新闻评论
商以文兴
□鄂东评
城市与企业的关系,从来不是简单的“我予你取”,而是双向成就、彼此滋养的共生体。一项项惠企政策落地生根,一个个便企实招掷地有声,一件件助企服务暖心贴心……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当前,区域营商环境的竞争,早已跳出拼资源、争补贴、比地价的“硬比拼”,迈入比文化、比生态、比细节的新赛道。商以文兴,这份成就与滋养,离不开文化的持久性滋养和精神赋能。
以文塑魂,讲好城市故事。深厚的文化底蕴,总能润物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高质量的文化产品与服务,既能丰富群众精神世界,更能撬动发展增量、激活增长潜能。要深入挖掘城市人文历史,生动讲好城市文化故事,努力培育兼容并蓄的文化气质,让文化成为城市吸引企业、集聚资源的独特标识。
以文暖心,深化温情沟通。要持续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深化政企“早餐会”“午茶会”“双千”“一把手周末跑工地”等特色活动,常态化解决企业“急难愁盼”。推行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围绕项目推荐、洽谈、签约、开工、建设、投产等关键环节,让企业在每个发展节点都能感受到贴心服务与温度。
以文提效,做好服务细节。要遵从经济发展规律,认可企业家贡献,尊重企业家的市场主体地位与创造价值,把企业家当自家人、把企业事当自家事,以精细化服务打磨营商环境“软实力”,用细节赢得市场主体青睐,推动形成更持久的吸引力与更成熟的创新创业生态。
优化营商环境,是时代赋予的新命题。黄石唯有与最优者“对标”、与最强者“比拼”、与最快者“赛跑”,方能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交出优异答卷。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