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书香长江”阅读周·武汉书展暨第20届华中图书交易会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启幕。作为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系列活动之一,本次展会将开展阅见长江・读书沙龙、“长江好书”推荐发布、“诗韵长江”经典诵读等活动,让人们在翻动书页间触摸长江文脉的温度,在文学共情中聆听文明奔涌的回响。
长江干流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不仅滋养了两岸的土地,更孕育了灿烂的文明,而文学则是对其生动的记录与表达。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临江而立,将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对世事的感慨化作诗篇,融入滔滔江水之中。从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惜别深情,到杜甫“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雄浑气象;从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旷达,到柳永“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缠绵悱恻,长江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景观,它承载着历史兴衰的记忆,寄托着人类共通的情感,化作一部流淌了千年的“文学史诗”。
此次书展,便是对这部史诗的集中呈现。“阅见长江”展区,琳琅满目的书籍从不同角度展现长江风貌。有对长江自然生态的科学记录,让人们了解到这条大河孕育的丰富物种与独特的地理环境;有追溯长江流域历史变迁的著作,带领人们目睹各个朝代长江沿岸的繁华与沧桑;更有大量以长江为背景创作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每一种体裁都以独特的笔触描绘着长江文化的魅力。在这里,我们可以跟随作家的脚步,探寻散落在江畔的古老城镇、民间传说,感受不同地域文化在长江滋养下的独特韵味。
若说书籍是文脉的载体,那活动中的互动体验,便是让文脉“活”起来的桥梁。在“三大精神数字区”,VR情景还原、沉浸剧场等创新手段,实现“可感、可触、可进入”的视听学习,让理论传播更加贴近当代体验;在“诗韵长江”诵读现场,不同年龄的声音在展厅交织,恰似长江支流汇入干流的壮阔——年轻一代接过了文化传承的接力棒,让千年诗文摆脱纸页的束缚,成为可听、可感的精神共鸣。这些互动设计,一端连着千年文脉的深厚积淀,另一端连着当代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的认知与情感,让文化传承从“被动接受”走向“主动拥抱”,真正实现了文脉在新时代的延续与新生。
如今,站在新的时代节点回望,“书香长江”的意义早已超越一场书展。当短视频占据注意力,当碎片化信息充斥生活,这样的文化盛会恰似一座灯塔,指引我们在书籍里与长江的过去对话、与文明的未来相望。或许,当某个年轻人因《江豚的微笑》立志守护长江生态,当某个孩子因一句“大江东去”爱上传统文化,长江文脉的传承便有了最生动的注脚——长江的故事,在一代又一代人的阅读与践行中,奔涌向前,永不落幕。
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