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发货车间内,郭芷均正在查看大健康产品发货情况。(受访者供图)
9月16日,武汉首家本土会员制商店——武商集团首家高端会员店“WS江豚会员店”,人参蜜片、西洋参黄精茶等11款养生新品迎来络绎不绝的人群。货架前,郭芷均认真记录着顾客对产品的反馈。
这些产品,都有一个共同的厂家——平村众赢(湖北)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村众赢”),其背后的操盘手就是从宜昌市夷陵区鸦鹊岭镇走出的“药二代”郭芷均。
父亲点头,她拿到“创业通行证”
立秋时节,平村众赢一片繁忙,空气中弥漫着陈皮和葛根的清香。发货区内,工人们麻利地将产品装车。“这一车发往深圳,转口到日本和泰国。”郭芷均指着订单介绍,“今年中药材订单预计超过2.25亿元,约七成是出口订单。”
三峡地区立体垂直气候明显,素有“华中药库”之称。出生在夷陵区鸦鹊岭镇的郭芷均,是闻着药香长大的“药二代”,父亲郭中华做了半辈子药材生意。
2012年,郭芷均从三峡大学中医学专业毕业后,回到了父亲的中药材合作社。
“那时的合作社像个‘大药铺’,员工‘只埋头干活,不抬头看路’,大伙儿缺少拼劲。”刚参与管理,郭芷均发现合作社还是人情化管理。
她将“第一刀”砍向“大锅饭”——推行绩效制。“小丫头懂啥?”改革捅了马蜂窝,6名老员工带头“撂挑子”。
“小郭总”没想到,员工如此不买账,双方冷战近一年。
反思过后,她拉着父亲“约法三章”:“您守住药材种植和老客户,新路子,我来闯!”父亲点头,她拿到了“创业通行证”,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
“出口贸易流程少说得有上十项,那时候我几乎一窍不通。”郭芷均决定撕掉“药贩子”标签,拿下自营出口权。
引进国际标准,让中药材香飘世界
2013年,郭芷均成立公司,埋头创流程、树品牌,将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标准引入企业。
“那时,公司文员、销售、财务都是我。”白天跑部门、理流程,晚上啃各类专业书籍。一趟趟跑,一次次补交资料……郭芷均成了“办证专业户”。几个月后,自营出口权拿到手,老员工对她的态度开始转变。
夷陵气候条件好,种植蜜橘历史悠久,有着制作陈皮的绝佳先天条件。于是,郭芷均将陈皮选为打开出口渠道的拳头产品。
“剥皮、晒干的工艺看起来简单,但真正做起来才知道,陈皮出口光检测指标就有411项。”郭芷均清晰记得第一次被退货的经历,“质量不稳定,从农户手中收购的陈皮,产地不固定,药效好坏难以分辨。”
有了前车之鉴,郭芷均建起洁净生产线和仓库,增加筛选和分级加工程序。2018年,公司一批陈皮运到日本后,发现有一项农残超标,再次被退货。
经检测,工作人员发现是收果时果皮被保鲜剂污染。郭芷均长舒一口气:“若被发现使用规定外的农药,会被直接踢出产地大名单。”
如今,众赢合作的种植园里,空中挂灯、园中挂板、树上挂虫等绿色防治手段随处可见,有机肥替代化肥。除陈皮外,公司已有30多种药材品种获得GACP(欧盟、世卫组织药用植物种植和采收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进入全球最大的汉方药企供应链。
2024年,平村众赢加工药材7533吨,出口额达1.87亿元,成为湖北省最大的中药材原料出口企业之一。
圈粉“Z世代”,变草药为养生零食
出口逐年增长,郭芷均并不满足。
如何才能让乡亲们种的好药材在国内“优质优价”?
熬最深的夜,却不忘在睡前敷上昂贵的面膜;吃着麻辣火锅、烧烤,泡上一杯枸杞菊花养生茶……眼见养生成为“Z世代”新潮流,郭芷均找到了答案。
“中药要发扬光大,必须受年轻人欢迎。”2018年,平村众赢拿到药食同源“通行证”,她带领团队来到实验室,决心将苦口草药变成年轻一代的“养生零食”。
“没有想象中的酸甜可口,苦涩滋味难以去除。”郭芷均没想到,开发的首款产品——天麻果脯就给她来了个“下马威”。几番折腾下来,这一单品调口感就花掉近40万元!
“到处拜访、求师,不断调试纠偏,最后终于过了关。”公司展厅里,代用茶、即冲饮品、营养糖果、传统膏方等50多款养生产品琳琅满目。现代化车间内,药材被精准切片、筛分,抖音、京东、天猫上,这些“年轻态”产品卖得风生水起。
“月销超30万盒,利润比卖原料翻了一倍多!”郭芷均介绍,除了养生零食,公司还开发了煲汤包、药浴包等快销品。
“三峡地区乃至湖北地道药材品质优良,我希望通过不断交流学习,找到更多更好的平台,让更多人爱上湖北好药材。”作为宜昌市中药材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郭芷均有着更大梦想。
来源: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郑岚 吴坚 通讯员 袁平 岳黎
编辑:杨帆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