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项目建设年 推进四大攻坚行动丨黄梅濯港:“接二连三”擦亮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金名片”

作为我县农业大镇,近年来,濯港镇凭借其农业基础和突出优势,围绕“延链补链”“接二连三”的发展思路,以项目建设为重要抓手,激活农业产业发展新动能,持续擦亮国家农业产业强镇这张“金名片”。

4月28日,走进位于濯港镇的湖北康宏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厂区内,新修建的年产3万吨米糠油生产线项目已基本完成,工人正在做最后收尾工作。

“该项目总投资2400万元,主要建设下料车间、膨化车间、进出车间、散装库等四个部分,目前设备安装已完成95%,预计今年6月份可正式投产运营。”公司行政总监彭智鹰介绍道。

这条生产线的建成,不仅是企业发展的新突破,更是濯港镇延伸主导产业链的关键一步。一直以来,稻谷加工存在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每100斤稻谷加工后,仅有60斤转化为大米,剩余40斤副产物——稻壳和米糠常被低价处理。而米糠实则是“宝藏”,水稻64%的营养蕴藏其中,其高含油率与丰富的谷维素,让它享有“油脂软黄金”的美誉。康宏粮油年均处理15万吨稻谷,可产生1.8万吨米糠。“过去这些米糠仅能以每吨2000元的价格销往饲料厂,如今米糠油生产线投产后,米糠15%转化为米糠油,每吨销售价格飙升至8000元,剩余85%的糠粕每吨也能卖到2800元,经济效益实现数倍增长。”彭智鹰说,依托项目延长产业链,提升效益链,真正实现了把每一粒稻谷“吃干榨净”。

除了米糠油生产线项目,今年康宏粮油还启动了大米生产线色选机组与包装机组设备升级改造项目。据悉,过去,公司使用手工真空包装机包装大米,需要6-7个人手动打包,一天才能完成600包的包装任务。升级改造后,采用全自动大米生产包装机,只需一个人操作,一小时就能达到600包,极大地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立足大米加工产业,康宏粮油通过抓项目,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不仅提升了农产品精深加工质量,更成为连接工农、沟通城乡的桥梁,这也是濯港镇“强一接二连三”发展思路的生动实践。作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濯港镇的农副产品加工规上企业数、产值分别占全镇的64.3%、89.7%,是该镇主导产业。“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濯港镇以工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立足精深加工等项目聚焦发力,激发农业‘接二连三’新活力。”濯港镇党委宣传委员、副镇长桂倩介绍,依托广大乡贤人才资源,力争全年新招引项目5个以上。同时,挖掘太白渔歌、农耕文化等特色资源,投资运营太白新村文旅项目,为农业产业融合注入新活力。

来源:灵润黄梅

编辑:黄俊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