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在英山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内,湖北英创汇智精工有限公司车间一派忙碌,直径330米的汽车动态测试场里,实验员操纵试验车或猛然加速或急速刹车,轮胎与地板的摩擦声听起来动感十足。
“开年以来,我们一直很忙,机器24小时不停歇生产,订单已经排到6月份,今年公司还新开拓了一批国际客户。”公司副总经理、生产总监于志帅介绍说。
当天,英创汇智湖北基地二期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2亿元,占地面积约100亩,主要建设高端零部件加工制造车间及实验室、研发中心大楼等。项目预计今年10月全面投产,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5亿元以上,将加速英山形成国内“头部”集研发、高端零部件制造、总成装配、测试于一体的综合性线控汽车底盘模块智能生产基地。
英创汇智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汽车线控底盘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是目前国内唯一的能提供全链条自主ESC(汽车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产品的企业,在北京、天津、湖北英山建有三大基地。
“我们的研发核心团队全部来自清华大学,已经解决ESC技术国外垄断‘卡脖子’问题,正加速实现市场份额的国产化替代。”公司副总裁李晨风介绍,“我们长期有100余名汽车零部件专业名校的高材生随公司驻守英山开展研发测试,清华大学硕博研究生等高精尖人才稳定在40人以上。”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为了帮企业留住人才,英山县做足人性化文章,除了将公司列入优化营商环境“重点护航”企业、派出驻企专员帮代办行政审批事项、开通“送工入企”直通车进厂区解决用工难题外,在生活上也提供“一揽子”服务,提供人才公寓、拎包入住改善住宿环境,开辟人才就医体检“绿色通道”,开展青年联谊会、业余篮球赛等活动,增进企业与当地的感情。
从传统流水线,到自动化生产车间,再到智能工厂、研发中心,这是英山汽车零部件产业加速动能转换、竞逐新赛道的路线图。
同样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湖北神力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则在为二期项目投产作最后冲刺。该公司是国内汽车半轴领域的“隐形冠军”,自主研发发明专利13项,高新技术产品78项,市场占比全国前三。公司总经理助理方莉介绍,公司订单已经接到下半年,二期投产后可实现年产新能源汽车半轴100万件,产值增收2亿元。
距英创汇智二期项目不到一公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湖北东风世星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同样热火朝天。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吴伯明说:“随着新的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得到突破和投用,我们的产能将再翻两番。”
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英山有基础和底气。早在2021年,英山县提出“工业强县”发展战略,明确把汽车零部件产业作为该县“2+2”主导产业强力推进,新建1200亩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形成以英创汇智、东风世星、神力股份、恒意达汽车等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产业核心板块,综合产值超10亿元。
引才留才,链动发展。近年来,英山持续加大人才招引力度,滚动实施“避暑引才”“暖冬人才”计划,优化人才服务,以人才“第一资源”助推汽车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近三年,英山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同比增长380%,其中汽车领域人才占比超六成。持续完善智能制造产业园、毕昇科技产业园、世星科技产业园等多个专业配套园区,区域内相关企业自主补链延链意识得到激发,本地配套率从2021年的35%提升至当前的60%。
该县持续完善招商引资、安商服务、科技创新、新型工业化等系列奖励扶持政策,全力创建最优发展环境。今年英山新签约落户智能线控、智行有道、恒奥电机、日新传动等汽车制造业(零部件)项目6个、协议投资14.5亿元。新开工项目48个,总投资24.3亿元,同比增长55.6%。目前,英山已汇聚汽车零部件企业12家,以智能网联汽车底盘控制、半轴、电机、一体化中控等为主要产品的汽车零部件及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正强势崛起。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熊文博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