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东坡庙会 来黄冈过年

外国友人看舞龙。 记者 余涛 周伟 摄

文化盛宴、共贺新春。 记者 余涛 周伟 摄

赤壁矶头,遇见东坡

万象启新 遇见东坡

赤壁矶头,遇见东坡沉浸式演出。 记者 余涛 周伟 摄

记者 吴娅婷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2月1日(正月初四),在东坡赤壁公园的苏东坡雕像前,来自高校的外国留学生朗读起古诗来吐字清晰,抑扬顿挫,情感饱满。

“苏东坡诗词言简意赅,字里行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一位留学生说,第一次在黄冈过春节,看文化小剧《赤壁矶头 遇见东坡》,全方位感受东坡文化。

春节期间,东坡文化旅游区推出观东坡小剧、吟东坡词、拓东坡碑刻、烹东坡肉、品东坡饼等“遇见”东坡场景,做好沿线布置,营造东坡文化氛围。其中原创文化小剧《赤壁矶头 遇见东坡》在东坡赤壁景区演出。《赤壁矶头 遇见东坡》故事背景发生在清康熙十二年七月十六日,黄州府同知于成龙主持新修的二赋堂落成,黄州百姓齐聚赤壁共同庆贺。

在二赋堂,就在众人沉浸于对苏东坡的追忆之时,“苏东坡”竟穿越而来,与众人交流《赤壁赋》的创作感悟,一句“放下”,给生活做减法,给心灵减负,扔掉了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上不该有的包袱和累赘,才能感到一身轻松,生活才会越来越好。

百余名中外游客齐聚在二赋堂内观演,对诗词、抢礼物欢乐不断……大家跟随剧情热情互动。新春书法、东坡文创、东坡美食免费送,寓教于乐的同时引导游客深入了解东坡文化、黄州文化。

2月2日,来自江苏徐州的70位游客参加“逛东坡庙会,来黄冈过年”体验黄冈年味主题一日游活动。上午参加春节龙灯巡游活动后,下午游览东坡赤壁公园,继续深度体验黄冈文化。

“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来到黄冈,这是一片让人向往的、不得不爱的热土,我感受到了黄冈的东坡文化和民俗文化。”徐州市国学研究会会长、彭城书院院长汉风表示,黄冈人民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东坡雕像、纯钛保温杯、东坡折扇、冰箱贴、文峰塔冰淇淋……琳琅满目的东坡文创产品令游客目不暇接。

在赤壁景区内,现场烹饪的东坡肉色泽诱人,吸引游客品尝。同时,黄冈各县市区美食特产也一一呈现,黄州东坡饼、武穴酥糖、英山茶叶……“我和家人第一次来黄冈,很好!真棒!”来自徐州的游客胡晓霞说,听故事、背诗词、挑选文创产品,体验感很丰富。

东坡文化旅游区积极推进东坡三宝落地景区,深挖东坡文化内涵,东坡文化小剧采取自编、自导、自演的原创方式,在春节期间正式亮相,以“逛东坡庙会,来黄冈过年”为主题,营造喜庆的游园氛围,为东坡赤壁景区沉浸式文旅体验造势。

遗爱湖畔,“三宝”来袭

特色集市 烟火年味

记者 胡辉 何皎月

文化集市、养生集市、年货集市、生活集市,春节前后,黄州城区一个个特色集市洋溢着浓浓的年味。体验年俗文化、打年货买地标优品、观看特色文化节目表演……一幕幕热闹非凡的画面构成了一幅充满人间烟火气的“迎春图”。

文化集市精彩纷呈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2月2日,市民周刚走上遗爱湖江柳摇村景区文化集市舞台深情歌唱《我和我的祖国》。他所在的黄冈红色经典艺术团演出的10多个节目,吸引了新洲游客胡先生一家驻足观看。“既看了景,又看了节目。感觉这一趟黄冈行很值得。”

文化小剧、黄梅小戏、黄梅戏联唱、舞蹈歌曲、器乐演奏……一个个节目轮番上演;“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声情并茂的朗诵表演声中,画家提笔挥毫创作;“有谁知道东坡三宝?”“文化小剧、文创产品、特色美食。”现场互动,小朋友热闹抢答;儿童文学、东坡文化、生活休闲、书法字帖、社科……9个图书摊位前,不时有人前来翻看各类“热门”图书。2月3日,蕲春县黄梅戏剧团在江柳摇村景区举行两场文艺演出,江柳摇村东坡文创空间举办诗词书写和朗诵表演、图书阅读活动。

《夫妻观灯》《打猪草》……黄梅戏专场节目韵味丰厚,细腻动人。《民俗闹新春》、畈腔《风儿溜溜好唱歌》、民歌《罗田板栗炖鸡汤》……罗田非遗展演节目专场演出淳朴清新、明快抒情。

“好看,好听!”2月4日,看完两场非遗展演,来黄留学生频频称赞。

“看着热热闹闹的表演,感觉年味一下子回来了。”新年文化集市开市,60多岁的邹木林场场不落。3天文化集市,市民、游客1000多人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感受文化的魅力。

艺术感与烟火气并存,文艺范与时尚感兼具。据了解,遗爱湖江柳摇村景区文化集市自1月18日开市以来,开展各类文化活动20多场次。此次文化集市将持续至2月12日(正月十五),内容涵盖年俗体验活动、经典诗词朗诵会、民歌演唱会、名家名段演唱会、器乐演奏汇演、摄影作品展、非遗展示展演等10多个别类。

养生集市魅力四射

春节临近,遗爱湖公园的水韵荷香风情街游人如织,别具一格的养生集市在这里开启。从2月1日至12日,集市不仅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浓厚的年味,更提供了一场中医养生的奇妙体验。

“感觉身上热乎乎的,特别舒服。中医疗法真的很不错。”2月3日,市民李女士在免费体验完推拿后,兴奋地分享着自己的感受。这样的好评在集市上不绝于耳,大家纷纷为传统中医疗法的神奇效果点赞。

此次养生集市设置了东坡养生法体验区和非遗中草药区等特色区域。东坡养生法体验区位于街口的健康驿站内。黄冈市医疗集团组织了市中心医院、市中医医院、市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等医院的中医医护人员,每日从10:00至20:00,安排1名医生和2名护士,围绕苏东坡总结归纳的养生方法,并结合现代中医药养生要求,指导游客和市民学习养生之道。经验丰富的中医专家们运用望、闻、问、切等传统中医诊断方法,为每一位前来咨询的市民“量身定制”健康方案。

来自武汉的市民王进称自己最近睡眠不是很好,想请医生把个脉,介绍调养方法。市中医医院的副主任医师周涛通过望、闻、问、切后,给出了专业的养生建议。王进感慨道:“今天来黄冈游玩,没想到逛个街还能实现中医看诊,整个集市既好玩又实用,也让我对东坡养生方法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非遗中草药区,摊位上醒目的养生集市招牌格外引人注目。现场工作人员吴雪楹热情地招呼着三五成群的游客市民免费品尝养生花茶。不少市民刚踏入水韵荷香风情街,就被这诱人的香气和热闹的氛围吸引。摊位上摆放着养生膏方、养生花茶、蕲艾、香囊等黄冈本地生产的特色中草药产品,种类丰富,供市民们挑选购买,让大家在感受年味的同时,还能把健康带回家,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新的一年。

年货集市热力十足

春节期间的黄冈年味浓郁。2月3日,遗爱湖公园的东坡广场与清风广场上,年货集市热闹非凡,这里不仅是年货的汇聚地,更是文化与欢乐的交融之所,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市民,让节日的氛围愈发浓烈。

2月1日至12日,我市在东坡广场、清风广场设置了100个美食、年货销售摊位,主推东坡庙会“三宝”及黄冈本土特色产品与年货,展示黄冈的地域文化,活跃节日市场,促进文旅消费,让这个春节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与文化味。

集市上,商品琳琅满目,种类丰富多样。黄冈本地的特色“土特产”备受青睐,蕲艾养生枕散发着淡淡的艾草清香,黄冈手工鱼面做工精细,英山云雾茶香气四溢,大别山小磨香油色泽透亮,浠水巴河藕粉细腻丝滑,每一样都展现出黄冈的地域特色与人文风情。同时,来自全国各地的美食也在此汇聚,老北京雪梨汤清甜润肺,长沙臭豆腐外酥里嫩,蒙古烤串肉质鲜嫩,西安肉夹馍馍酥肉香,让市民游客不用远行,就能品尝到各地的风味。

东坡广场上的非遗糖画摊位吸引了众多游客市民的目光。黄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糖画)传承人徐久元,学习糖画制作已有39年,他手持小勺,以勺为笔、以糖为墨,在石板上轻轻勾勒。不一会儿,一幅幅精美的糖画便跃然眼前,东坡庙会、龙凤呈祥等图案栩栩如生,引得围观的游客市民纷纷赞叹。除了传统糖画,他设计的黄冈元素糖画、东坡庙会糖画、祝福语糖画成了新的热门。以黄冈、苏东坡、遗爱湖十二景为元素创作的大型糖画,曾被国家、省、市等各级媒体报道。来自黄石的市民邱添拿到新画出来的“福”字糖画后,满心欢喜。

集市上,市民们仿佛被新年的热烈氛围点燃,购物热情高涨。武汉市民张倩来黄冈拜年,在返程途中,她被热闹非凡的年货集市吸引。在黄冈齐农生态的摊位前,她的目光瞬间被摊位上水灵灵的水果蔬菜所吸引。

挑选了满满一大袋,张倩拿起一颗糖珀琥青口蜜小番茄尝了尝,清甜的汁水在口中散开,那新鲜的口感让她赞不绝口:“这么多黄冈特色产品集中在一起,这个集市太方便了。”

东坡广场上,黄冈各地景区介绍和各类旅游线路推介展牌也吸引着游客市民的目光。来黄冈走亲戚的长沙人喻先生对“红色黄冈”探寻红色印记之旅的线路兴趣浓厚,他们一行人商量着报团感受一下黄冈的红色文化。

生活集市传统潮流两相宜

新春的暖阳温柔地洒在黄冈大地上,微风轻拂,带来丝丝的喜庆气息。黄州东坡外滩,这个承载着历史与现代交融魅力的地标,在蛇年新春之际,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绚丽画卷,处处洋溢着欢乐与祥和。

2月1日至12日,生活集市在东坡外滩开市,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体验。

鄂州市民张昊踏入东坡外滩的那一刻,就被眼前精致又喜庆的布景深深吸引。以苏东坡先生《初到黄州》为主题的人物雕塑,仿佛穿越时空,将历史的厚重与当下的欢乐氛围完美融合。张昊兴奋地招呼亲友为他拍照留念,打卡拍照这类画面也成了集市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集市期间,东坡外滩充分发挥“东坡夜市”夜生活主题优势,巧妙利用彩灯、灯笼等装饰,将木牌楼、东坡诗词地砖、东坡雕像等特色场景装点得韵味十足。漫步其中,仿佛置身其间与东坡先生同行,又能感受到现代都市的繁华与活力。

美食、文创、非遗齐聚街区,让游客和市民大饱眼福和口福。在美食区,一栋栋古风建筑里,各色餐饮酒楼食客爆满。热闹氛围和美食香气交织在一起。“不食人间烟火,但食人间美味”在这里成了实实在在的生活写照。

文创产品琳琅满目,每一件都蕴含着浓厚的东坡文化底蕴。从精美的东坡诗词书签,到创意十足的东坡主题手工艺品,无不展现着黄冈的独特魅力。

东坡外滩作为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不仅汇聚了传统与现代元素,还聚集了众多游购娱商业形态。《初到黄州》《东坡遗爱》等景观点,以苏东坡在黄州生活的场景为蓝本,通过立体雕塑、小桥流水等元素,生动地还原了当年的生活画面。来自黄石的王先生对街区的东坡元素布景赞不绝口,他说:“这条街可谓是十步一景,细节方面也都是精雕细琢,看后让人久久回味。”

除了文化体验,东坡外滩还充分考虑到市民的休闲需求。影城、健身房、咖啡馆等一应俱全,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黄州区百姓大舞台上的精彩演出,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大家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能得到精神上的滋养。

对于孩子们来说,儿童娱乐区就是他们的欢乐天堂。飓风飞椅、网红秋千、海盗船、滑梯、蹦床等多种游乐设施,让孩子们尽情嬉戏游玩,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集市。

靠近遗爱湖畔的“日月同辉”广场是东坡外滩观赏湖景的绝佳地点。在这里,宋代气质与当代风采相互碰撞,让人不禁感叹时光的流转与历史的传承。

东坡外滩的生活集市,不仅是一个购物和娱乐的场所,还成为传承文化、凝聚情感的地方。它以独特的方式,将东坡文化与现代生活紧密相连,让人们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直上青云,文峰祈福

民俗文化 喝彩连连

直上青云,文峰祈福。记者 余涛 周伟 摄

记者 李好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灶君朝天去,善恶皆奏知。”

1月23日上午10点,“直上青云”祈福活动在黄州区赤壁街道宝塔公园准时开始。

在“敬献贡品”环节,主祀上香、陪祀敬献贡品作礼后,市民张梦秦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有序左上右下敬献鲜花。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祈福活动,很新奇。”张梦秦感慨道,“送灶神”不仅是一场传承千年的仪式,更是连接我们与祖先智慧、传统文化的纽带。今天沉浸式参与“送灶神”仪式,希望新的一年巳巳如意。

司鼓鸣钟、敬献贡品、诵读祝文、送灶上天……随着灶神像在火中渐渐化为灰烬,庄重的祭灶仪式缓缓落下帷幕。

据了解,此次活动以“直上青云,文峰祈福”为主题,由东坡庙会组委会主办,黄州区委、区政府承办,黄州区融商供应链有限公司执行。

活动分为两个部分,1月22日至1月27日开展东坡庙会新年集市和文峰祈福活动,现场组织打糍粑、磨豆腐、炸丸子等体验项目;2月10日(正月十三)至2月12日(正月十五)开展东坡庙会元宵主题活动,现场设置包元宵、糊风筝、猜灯谜、制花灯等制作体验项目。

当天上午10点半,在开场表演《威风锣鼓闹新春》的热闹氛围中,专题文艺汇演活动正式开始。舞蹈《越走路越宽》、舞狮《祥狮献瑞》、湖北大鼓《盛世引领创辉煌》、剪纸旗袍秀《祝福祖国》……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引得台下连连喝彩。

这边文艺演出掌声不断,另一边庙会集市热闹非凡。

“这是我们安国寺的文创印章,6个印章可以组成一幅画,欢迎大家来打卡!”在安国寺文创产品摊位,安国禅寺东坡文化展览馆工作人员刘青热情地向来往游客推介着。

珠链、东坡笔记本、文创背包……小小的摊位满是各式各样的文创产品。“这次我们带来了50多种文创产品。除此之外,我们还准备了‘福’字现场供市民免费领取,祝愿大家新的一年福气多多。”刘青说。

此外庙会集市设置了文艺展演区、非遗民俗体验区、公益集市区、年货售卖区和新年祈福区。非遗民俗体验区的打糍粑专场是最热闹的。“昨天我们准备了200斤糯米,现蒸现打,一打完就被抢光了。”赤壁街道二机社区冯昉妮笑着说道。

“听家人说春节期间宝塔公园要搞祈福活动,便早早带着孩子坐上了返乡的动车。”在广州工作的郑元元说,每年回家的时间有限,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近距离接触家乡的传统习俗,感受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

文化盛宴,共贺新春

文艺院团 共唱大戏

文艺协会走进遗爱湖景区惠民演出。记者 余涛 周伟 摄

记者 鲁娜

2月3日上午10点20分,从黄冈遗爱湖公园东坡广场传来的欢快曲调声吸引着市民加快了步伐,“快点,节目开始了。”

一群身着演出服的演员们正在台上跳着舞蹈《盛世欢歌》,台下的座椅上坐满了市民。他们不时举起手机拍摄,胡爹爹更是带着个自拍杆坐在第一排抢占好的拍摄角度。

轻喜剧《毕昇情缘》的上演让现场氛围更为热闹。胡爹爹举着手机录了个全程。他说:“这个节目可以,有看头。”

在《毕昇情缘》中饰演媒婆一角的演员介绍,《毕昇情缘》是去年刚排的节目,今年第一次在黄州上演,观众反响还不错。

此次表演团队来自英山县黄梅戏艺术团。这是他们第二次参加东坡庙会活动。“我们今年带来的节目喜庆、轻松、幽默、诙谐,既让观众感受到春节的欢乐,又给他们提供了正能量。”该团副团长徐勇介绍,选取的7个节目有歌舞、小品、戏曲,既展示了英山的特色,又通俗易懂。

“你看这是用英山的方言来表演的,主要讲婚庆的移风易俗,很多人能听懂。”徐勇指着台上正在上演的小品《新媒人》说,下午还会再表演一次。

台上表演到精彩处,诙谐的话语让市民捧腹大笑。

为营造浓厚的过年氛围,让市民在家里过一个喜庆有趣的春节,我市围绕“逛东坡庙会 来黄冈过年”举办了系列活动,如年货节、龙灯会、祈福会、文艺演出等,为市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物质精神文化享受。东坡庙会已成为黄冈一张熠熠生辉的城市名片。

当天,在黄梅戏大剧院广场和遗爱湖公园江柳摇村景区,来自红安县和蕲春县的文艺团队也为市民们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

红色情景歌舞《欢庆胜利》、民俗舞蹈《绣女情》、莲湘舞《八月桂花遍地开》、夯歌《大力红安》、情景表演唱《绣活情》、情景表演唱《十把扇子》、歌舞《送郎当红军》、小剧《何以蕲艾》、小戏《夫妻观灯》、舞蹈《千年艾都楚窑情》……每个节目都受到了观众的喜爱,现场不时响起叫好声。

“这些节目都演得很好,有很鲜明的地方特色,《送郎当红军》就是革命年代热血红安的写照。”看完红安的节目,家住江岸名都小区的吴女士仍然感觉心潮澎湃。她说:“过年能在家门口看到精彩的节目,真是幸福感满满。”

文化大餐 欢乐百姓

观看演出。记者 余涛 周伟 摄

记者 李娇 通讯员 贺想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2月2日(正月初五)上午,返乡过年的马豪与朋友在黄冈遗爱湖公园游玩,恰逢文艺协会走进遗爱湖景区惠民演出活动在《我和我的祖国》歌声中拉开帷幕,马豪和朋友情不自禁伴着舞台飘来的歌声合唱起来。

男声独唱《故乡的目光》饱含深情,悠扬的旋律勾起游子对家乡的眷恋;扬琴独奏《喜讯》欢快灵动,一个个音符仿佛是传递新春喜悦的使者;黄梅戏选段《春情无限心花放》,演员水袖轻舞,唱腔婉转,举手投足间尽显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现代京剧《红灯记》选段,演员字正腔圆、韵味十足的演绎,将革命先辈的英勇无畏展现得淋漓尽致……市音乐家协会、市红色经典艺术团的艺术家们用歌舞、戏曲、器乐等多彩节目,为广大市民送上新春的祝福。现场歌声、掌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新春气氛融融。

朗诵表演、器乐演奏、京剧名段演唱、艺术沙龙……从正月初五到正月十五,黄冈市各文艺协会争相亮相江柳摇村东坡文创空间,为市民游客带来春节文艺大餐。

据了解,市文联组织各文艺协会精心筹备了春节前后系列活动,为黄冈城乡增添文艺色彩,为市民游客欢度佳节留下美好记忆。

1月21日起,市文联组织市区书法家开展的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写春联 送万福”活动,为黄冈大街小巷提前注入浓浓年味。在江柳摇村东坡文创空间、遗爱湖东坡广场等活动现场,书法家们饱蘸浓墨,笔锋游走间,一副副寓意吉祥的春联和形态各异的“福”字跃然纸上。现场市民里三层外三层地围在桌前,眼中满是期待,不少小朋友也被这热闹的场景吸引,好奇地趴在桌沿,目不转睛地看着书法家们挥毫泼墨。市民们拿到心仪的春联后,脸上笑开了花。截至目前,市文联已组织书法家50多人次,开展活动6场,共计送出春联、福字1600余副。

1月24日,“文艺润乡村,欢乐过大年”黄冈市红色文艺轻骑兵文化惠民活动走进英山。歌舞、琴乐合奏、鼓书、黄梅戏等节目轮番上演,大别山乡热闹非凡。活动将接地气、暖民心的文艺节目送到群众家门口,灿烂了群众的笑颜。活动还通过多平台网络视频直播,吸引20多万网友同步观看,将山乡欢乐传递到“云端”。

从年前的写春联送万福,到年后的景区惠民演出,文艺协会的这些活动如同一根根红线,将新春的喜悦与温暖串联起来。它们不仅丰富了市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让大家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为新的一年奏响充满希望与欢乐的序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