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
黄冈日报推出两会特别报道
原文如下
↓↓↓
打造产业集群“新高地” 扛鼎主城崛起新担当
——探寻黄冈高新区首次跻身全国百强的“密码”
第88位!首次跻身全国百强!
近日,工信部公布了2024年178家国家高新区评价结果,黄冈高新区位列第88位,比上一轮前进17位,进位幅度居全省12个国家级高新区之首。
2017年2月,以“一区多园”为特色的黄冈高新区,晋升为全市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纳入国家级高新区综合评价以来,黄冈高新区从2020年的第119位,到2022年的第105位,再上升至2024年的第88位,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跑出了高质量发展“上扬曲线”。
国家高新区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更侧重园区质量、效益、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从2024年的综合评价来看,黄冈高新区经济体量、科研投入等重点指标均实现倍数级增长,特别是在“产业结构与竞争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两大方面表现亮眼。
一组硬核数据为证:截至目前,黄冈高新区已成功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3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69家、科创“新物种”企业38家,数量均居全市前列;2024年规上工业产值预计可达35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领跑全市;主导产业占比91%,位居全省国家级开发区前列。
在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下,黄冈高新区攀高进位的“成长密码”何在?
“产业集群是重要抓手,创新生态是第一动力。”黄冈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涂军说,近年来,高新区发挥紧邻武汉光谷的区位和黄冈化工园金字招牌的比较优势,拥抱武汉都市圈,嵌入光谷产业链,借势借力升级传统产业,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追“新”攀“高”,打造现代产业集群新高地,扛鼎主城崛起新担当。
△黄冈高新区大楼
战略引领,让布局更集中——
细分赛道跑出“30家单项冠军”
在黄冈化工园的黄冈TCL循环经济产业基地,每天,都有十余辆卡车运载着固废、液废,从华星光电、京东方等光谷企业驶入,在这里,废料经过处理,又成为华星光电的原材料。该基地主要从事武汉都市圈光芯屏端网高新企业危废处置与综合利用。
在黄冈产业园的TCL黄冈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工地,一期38栋厂房拔地而起,陆续有客商来考察,2家江浙企业进驻装修。这里将建成首个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为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园区。
中国500强——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说,两度携手黄冈高新区,既看中区位优势叠加战略机遇,更看中良好的产业生态,特别是各园区都划出了细分赛道,有利于产业集中布局。
△黄冈TCL循环经济产业基地
曾经,黄冈市区各个园区招商导向不明确,落户企业没有发挥黄冈的资源优势,也未考虑到产业的根植性问题,达不到集聚效应,导致部分企业经营不达预期。
问题就是方向。变化,源自战略考量、规划引领。
省委、省政府赋予黄冈重托:建设武汉都市圈协同发展重要功能区和全国革命老区绿色发展示范区。
黄冈市战略规划赋予高新区使命:以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装备制造为产业主攻方向,依托光谷发展科技城,打造光谷产业创新发展重要承载地。
2022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调整高新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黄冈高新区为主体,整合黄冈产业园、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南湖工业园、火车站经济开发区(黄冈化工园)等园区为一体。
站在新起点,黄冈高新区如何发挥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新作用?怎样担当主城崛起主力军的新重任?
“发挥比较优势,保持战略定力,久久为功建设科技城。”涂军介绍,锚定三大主导产业方向,将整合后的高新区划分成“两大片区”和“三个基地”,推动园区整体联动,错位集中布局:
在科技城片区——
围绕光电子信息产业补链,发挥“光谷第九园”共建优势,依托华星光电、长江存储等龙头企业,聚焦光电子材料、器件,打造华中光电材料基地。
△光谷第九园
围绕装备制造产业强链,抢抓国家赋予中部“三基地一枢纽”功能定位,发挥科峰传动技术和制造优势,聚焦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和关键技术,打造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制造基地。
在化工园片区——
围绕生命健康产业聚群,发挥合规化工园平台优势,承接沿海产业转移,聚焦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打造原料药绿色生产基地。
各园区围绕空间布局、锚定主攻方向,聚力项目,招大引强;服务企业,强筋壮骨,在细分赛道同步竞速,跑出“产业大风口”。
近两年,高新区围绕主导产业招引项目56个,协议投资额565亿元。培育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装备制造的规上企业分别为28家、84家、21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69家、单项冠军企业30家。2024年新增就业岗位5000个,产业工人总数达32000人。
融圈入链,让产业更集聚——
新兴产业贡献“91%工业产值”
在铭普光通十万级无尘车间内,10多条半导体激光器全自动封装生产线全力运转,一个个U盘大小的半导体激光器二极管走下生产线,装车发往华为、中兴等企业。
“这个看似不起眼的设备,直接决定通信基站设备、家庭光猫的数据传输速率和距离。”负责人吴玉德说,随着国家加快5G战略布局,订单暴增,2024年产值达2.2亿元。
光电新材料产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湖北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优等生”,更是黄冈高新区重点培育打造的新兴产业。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龙头带动作用不可小觑,缺少龙头企业,怎么办?
“用比较优势去换、去引。”涂军说,黄冈高新区的实践是:融入武汉都市圈,嵌入光谷产业链,把光谷的龙头企业当作高新区企业,将黄冈化工园建成光谷的化工园,围绕光谷龙头抓配套,招强引链。
发挥与武汉共建“光谷第九园”优势,光电子信息产业,竞逐高精尖——
2024年6月投产的黄冈尚赛光电,总部位于武汉光谷,拥有100多项专利,自主研发的OLED有机发光材料,填补国内光电显示领域上游关键材料空白,打破国外垄断,跻身国际巨头显示材料供应链。黄冈基地为武汉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等龙头企业最新一代的OLED显示屏生产线提供最重要的“工业粮食”。
△黄冈尚赛光电中控室
投资100亿元的三利谱,在华星光电的撮合下,收购日本住友集团产线及设备,即将成为华星光电最大的偏光片供货商。
围绕光谷的华星光电、长江存储等龙头企业,近两年黄冈高新区陆续引进华工正源、铭普光通、子牛美可等配套企业23家。这23家企业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20亿元。
发挥黄冈化工园金字招牌优势,生命健康产业,拔节生长——
投资15亿元的黄冈人福医药项目,已建成试生产,主要生产黄体酮、非那雄胺等17个高端原料药品种,形成了总部和销售在武汉、研发在鄂州葛店、生产在黄冈高新区的“产研销走廊”,是人福药业全球原料药布局的关键一环,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5亿元以上。
△投资15亿元的黄冈人福医药项目已建成试生产
△鲁班药业生产车间
黄冈鲁班药业,已成长为全球抗高血压药物奥美沙坦中间体最大生产企业,市场占有率达70%、全球第一。
湖北健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产值同比增长38.95%,全部达产后,将是国内规模最大的血液透析粉液智能制造工厂,年产值约8亿元。
依托人福药业等龙头企业,围绕光谷生物城产业配套,引进了广化制药、康蓝药业、天润医药等聚群项目;培育了楚维药业、银河阿迪等重点企业。
借力武汉科创资源,推动装备制造强链——
合创重工加入长江船舶供应链,与武汉理工共建新能源船舶技术研究中心,抢占绿色船舶风口,拿下50亿元造船订单,其中海外订单量超过30艘;建造的国内首艘万吨级甲醇双燃料综合电力推进内河散货船“国能长江01”顺利下水,黄冈智造“巨轮”走向深海远洋。
湖北科峰智能传动有限公司参与工信部未来产业人形机器人揭榜挂帅项目,2024年底,研发的机器人旋转执行器的核心零部件——“高精度行星滚柱丝杠”正式量产,这个被称为机器人的‘关节’的产品,申获多项国家创新专利。
黄冈高新区正在发挥科峰传动技术和制造优势,打造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制造基地。
2024年,黄冈高新区规上工业产值预计可达350亿元,其中主导产业占比91%;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产业分别成为了高新区增速最快和规模最大的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成功获批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
“三专”建设,让功能更集成——
涵养产业生态淬炼“首个百亿园区”
全球规模最大、世界首条千吨级纳米复合聚阴离子型钠电正极产线正式投产;“华中光电材料产业基地”揭牌;举行光电子信息产业招商推介活动,现场集中签约16个项目……2024年,“光谷第九园”好戏连台。
这是黄冈高新区以“三专”建设促进功能集成,涵养产业链式聚集生态带来的磁场效应。
建设专业园区,提升园区承载力——
按照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专业化运营的理念,持续推进黄冈化工园建设,并建设了电子化学品专区,引进中船重工贵金属、林立新能源等6家新材料企业落户,园区投产企业54家,打造“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的产业集聚生态。
同时,探索市场化合作机制,与武汉东湖高新区共建“光谷第九园”;与国有平台——省联投共建联投智能科技园,与社会资本方合作建设TCL智能制造产业园等园区,正在招引项目入驻。
出台专项政策,增强项目吸附力——
与东湖高新区共同设立20亿元产业基金,协同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出台了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抢占生命健康产业发展风口……
为帮助解决黄冈伊利乳业奶源不足难题,高新区按一企一策,为其量身打造奶源补贴方案,提振了企业扩大规模、优化产品结构的信心。
△黄冈伊利智能化生产车间
2024年2月,伊利集团在黄冈的第三个工厂——总投资12亿元的伊利高端冷冻饮品制造基地项目投产,成为全国冷饮最先进的数字化智能制造工厂。该项目从招引、建设到投产,仅用13个月时间,速度和效率创下行业之最。黄冈已成为伊利集团除总部外最大的生产基地。截至目前,伊利集团在黄冈累计投资达50亿元、纳税13.2亿元,常年稳定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
完善专项配套,提高产业集聚力——
在生产性服务配套上,科技企业加速器、光谷园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科创平台陆续建成;武汉理工大学黄冈产学研合作创新中心正式开园运营;联合广化制药建设的医药化工成果转化中心已动工;联合长江产业集团、华科光电实验室、武创院打造的光电材料中试平台加速推进。形成了“研发—孵化—加速—入园”全链条全周期成长体系。
在生活性服务配套上,在科技城片区,配套建成市妇幼医院、万福学校、菱湖中学等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智汇谷、产业促进中心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在化工园片区,积极谋划推进化工园职工活动中心等建设。
在基础设施上,持续加大应急消防、固危废污处理、智慧园区平台、双电源、应急水源、危化品停车场等投入力度,园区承载能力明显增强。
黄冈化工园,2023年规上工业总产值102.09亿元,成为市区首个百亿园区,2024年预计突破11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5%,是高新区增长动能最强、发展潜力最大的园区。
改革创新,让要素更集约——
逐新攀高催生“17家10亿元企业”
逐梦星辰大海,叩问浩瀚苍穹。2024年12月17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黄冈两颗遥感卫星发射升空。从此,浩瀚太空有了“黄冈星”。
2021年底,航天宏图公司落户黄冈高新区,投资建设航天宏图长江中游地区总部、长江中游地区卫星大厦暨黄冈数据中心等,成为我市首个商业航天项目。短短3年,就翻开了黄冈发展航空航天产业、逐梦苍穹的崭新一页。
在航天宏图引领下,黄冈高新区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全面起势。
在产业数字化领域,黄冈高新区加大技改投入,支持重点企业数字赋能,2024年实施技改项目35个,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达到25亿元。
在数字产业化上,高新区拥有生产性服务数字平台6家。以遥感技术赋能数字应用,航天宏图2024年可实现营收7000万元。中科产业技术研究院入选“湖北省数字化云服务商”,为200多家企业提供数字化服务。
△东湖高新黄冈智造园展厅
打破国外垄断,全国九成以上地下管廊顶管机用的是科峰造减速机;中船贵金属电子级银粉产业全国第一;稳健医疗是国内最大的医用敷料生产和出口企业;鸣利来三牙轮钻头实现进口替代,并“钻”出国门到20个国家……在黄冈高新区,新技术催生的新产品不断涌现,越来越有“科技范”。
科技创新是高新区的DNA。近年来,黄冈高新区持续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向改革创新要活力、要红利。
创新管理运行机制,将高新区范围的社会事务管理职能移交属地政府负责,干部职工从服务“社区”到聚焦“园区”,聚焦经济发展主责主业,激发产业新活力。
△黄冈科技企业加速器产业园建成投入运营
实行“一区多园”统一管理,推行“管委会+公司”运行机制,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推动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要素向园区主导产业聚集,积蓄发展新动能。
这里,每一家企业都在奋力拼搏,每一条赛道都充满机遇,产业发展不断“上新”。
截至目前,黄冈高新区拥有产值过10亿元企业17家,5G全连接工厂7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1家,上云标杆企业13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13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达到25亿元,成功创建省首批数字经济标杆园。
汇力聚势循“新”而进,笃行“质”远未来可期。挺进全国百强激荡着产业集群集聚裂变的创新浪潮,三大主导产业“雁阵齐飞”,扛起主城崛起的“硬脊梁”。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