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要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
全省科技创新大会提出,强化改革赋能是重中之重,要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体系、健全“投贷股债保担”联动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优化“包干制+负面清单”的科研管理体系、打造深度融入全国全球创新网络的开放创新体系,着力营造高品质开放创新生态。
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踏访我省各类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围绕构建“四大体系”、以改革全面赋能科技创新,挖掘鲜活事例、典型经验。
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宜昌职业院校新增25个紧缺专业
周海峰(左二)带领团队在宜昌人福药业。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泽牧 通讯员 杨叶 张丽利
1月9日下午3时,刚刚返回学校的周海峰,马不停蹄地与研究生团队开起项目碰头会,讨论新药研发方案。
周海峰是三峡大学生物与制药学院院长,2024年10月挂职人福医药集团医药研究院研发总监。过去10年,他曾在多家生物医药企业挂职。
“过去在学校闷头搞研究,很多自以为不错的研究成果,拿到企业去,却总是因超出成本或其他原因无法转化。”周海峰说,一项成果无法走向市场、无法实现价值,就是躺在故纸堆里的废纸。
周海峰带领团队在生物制药领域研究了20多年,相比单纯的学术研究,他更喜欢在企业与一线研发技术人员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为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2024年12月,由周海峰牵头的三峡大学生物医药现代产业学院,获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该学院依托生物工程、制药工程2个工科专业和生物科学1个理科专业,寻求专业交叉融合,并与安琪酵母、宜昌人福药业、湖北恒安芙林药业等多家生物医药龙头企业,达成产业创新和人才培养合作。
“在我的团队里,既有企业人才,也有我的学生。”他说,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学生,不仅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还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以致用。
1月8日,在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白洋精细磷化中心产教融合示范基地,专业教师罗璋在中央控制屏幕前,耐心地给学生刘明亮讲解电脑中的流程参数。
今年20岁的刘明亮,是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准员工。“我在这里学习了一个月左右,主要是学化工设备维修、管路安装,并掌握化工总控设备的操作。”他说,入学后,在专业老师系统全面的指导下,目前他已能熟练通过DCS操控(中央大屏),对化工生产进行智慧控制与质量监测。
2024年秋季学期,该校首次安排大二学生入驻白洋精细磷化中心产教融合示范基地,让学生近距离感受绿色化工的产业场景,在“实战”中沉浸式学习。
“宜昌经济发展带来的企业人才需求变化,对高校的培养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严文超介绍,在产业需求的指挥棒下,学校近年来设立了化工自动化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食品智能加工技术、储能材料技术专业等多个新专业。
严文超介绍,学校与企业联合开展在职员工学历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和企业员工培训三种人才培养模式,力求为宜昌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教育办得好不好,用人单位说了算。”宜昌市教育局副局长石希峰说,围绕产业需求调整课程设置,2024年,宜昌职业院校共计新增工业互联网技术、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等25个紧缺专业。
近年来,宜昌积极推动市域产教联合体实体化运行,指导高职院校牵头成立精细磷化工、乡村医疗卫生、长江游轮等跨区域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推行“招生即招工、入学即入职、教师师傅双导师教学”的定制培养模式,仅在2024年秋季学期,全市职业院校共开设订单班190余个,定制学生8000余人。
2024年,宜昌在国家创新型城市中排名上升7位,进至第56位。
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
搬走绊脚石 孵化独角兽
武汉启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对生产线进行检测。(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方琳 通讯员 陈凌
“千吨生产线正在进行设备检修、保养,过去一年忙坏了!”1月9日,电话那头的湖北工业大学副教授胡培语气中透着一种难得的轻松。过去一年,其成果转化的全球最大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线在鄂完成高倍率、高容量产品开发和量产,为宁德时代、双登集团、力神电池等20余家电池客户输送产品,年产值逾8000万元。
胡培是2021年引进到湖北工业大学的高层次人才,他带领团队研发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成果,处于全球领先水平。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线,与学校在全国率先试点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密不可分。
2023年9月,胡培团队以技术作价入股武汉启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武汉启钠”),在一年内完成了5轮风险投资,共融资1.37亿元。“学校把成果完全交给我们支配,明显感觉到转化更加轻松、便捷。”几年前,胡培曾有项突破技术就因涉及成果评估、市场询价等繁杂手续,让有心的企业望而却步。
科研人员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2020年10月,湖北工业大学成为全国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高校,破解高校职务科技成果“不敢转”“不愿转”“转不快”等痛点、难点问题,实施职务科技成果统一赋权。“学校全面简化科技成果转化流程,将成果转化96%的收益或90%的对应股权奖励给成果完成人所有,从科技成果鉴别、定价到收益分配,进行全流程革新,最大程度激励成果完成人。”
该校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胡心彬表示,前期改革卓有成效,今年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传递出更坚实的信心,学校将扎实完善举措,进一步推进改革。
目前,学校科研团队已与3000多家湖北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大量科技成果实现“就近快速”转化。近几年学校技术交易总额达9.1亿元,是改革前10年总和的5倍,连续两年入选全国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让百强。
“赋权改革探索破除科技成果转化的‘绊脚石’,改革红利实实在在惠及科研工作者。”胡培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经过一年多的磨合,产品性能指标已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公司荣获2024年度光谷瞪羚企业,入选东湖高新区首批种子独角兽企业,已与张掖市甘州区政府签订万吨线项目投资框架协议,2025年计划投资25亿元人民币,建设年产5万吨高性能动力及储能钠电正极材料生产基地,年规划产值20亿元,届时公司产能将在国内名列前茅。“最近,我们还在做一条新工艺产品迭代的小线,创新创业的环境这么好,我们要加油快干,希望越来越多的电池都能用上我们的新材料!”胡培说。
破除初创科技企业融资难题
企业有“才”不再等“贷”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文俊
在金融市场,科技创新人才如何定价?1月9日,在湖北省科技厅高新中心,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科技人才评估大模型正按类型、产业领域、创新创业阶段等分层、分类、分级量化科技人才金融价值,引导金融机构给予科技人才不同力度的授信支持。
传统模式下,企业想要获得贷款,大多凭借厂房抵押或研发专利作为贷款凭证,但不少科技型初创企业资产轻、规模小,想要获得融资受限较多。
位于光谷电子工业园的柔电(武汉)科技有限公司深耕核心技术多年,随着柔性电池需求大幅增加,企业自有资金周转逐渐跟不上发展步伐。如何助力初创期科技企业爬坡过坎?
在省科技厅牵线搭桥下,兴业银行武汉分行工作人员了解到该企业创办人解明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3551光谷人才”,企业自研的相关设备处于同业领先水平,已初步建立自研专利池,并与业内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与省科技厅高新中心对接后,通过评估,兴业银行为企业提供500万元“科技人才贷”,帮助该公司在折叠手机柔性电池新材料领域取得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促成成果落地转化。
检测、打包、装车、验单……一批批特色医药中间体,源源不断地从黄冈鲁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鲁班药业”)发往全球。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及湖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该公司专注于特色医药中间体和精细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去年年末,该公司一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研发项目处于关键节点时,急需资金支持,但由于缺乏抵押物,传统信贷产品难以满足其融资需求。公司创始人杨小龙为楚天英才计划·创新型企业家、湖北省双创战略团队(A类)带头人。经省科技厅牵线搭桥,通过科技人才评估大模型,交通银行为鲁班药业提供1000万元“科技人才贷”。
为了推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与金融链四链改革,去年10月,省科技厅、省委人才办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湖北省科技人才贷工作实施方案》,方案出台后,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汉口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响应,已先后为湖北省科技人才企业提供超3000万元“科技人才贷”贷款,一批科研一线人员、科创企业成为湖北“人才贷”的受益者。
“我们正在贯彻落实2025年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以科创企业培育为主体,以金融助力、数智赋能为两翼,扎实推进创新积分贷、科技人才贷。”省科技厅高新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企业和科技人才的信贷供给,探索人才保、人才担、人才投等多层次、全链条、立体式的金融产品矩阵,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冲破地域思维打造开放创新体系
深度融入全国全球创新网
江汉大学生科院湖北省豆类(蔬菜)植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内,教授潘磊(左)带着学生选育大豆品种。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熹 通讯员 李振温 李莎
1月9日,江汉大学生科院湖北省豆类(蔬菜)植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内,潘磊教授带着学生对选育的大豆品种进行最后的检查。几个月后,他们将带着这些大豆种苗前往赞比亚,推进“大豆新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研发”项目落地。这是该校与赞比亚在2024中非创新合作与发展论坛上签约的项目。
“我们已完成了3至4个大豆品种的选育,目前正在进行化肥等筛选,配套栽培技术。将这些种苗带到赞比亚,在当地完成后续的工作,力争通过5年时间,帮助非洲兄弟改良优化大豆品种,实现产量翻番。”潘磊介绍说。
这是江汉大学全力打造开放创新体系的成果之一。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科学研究必须冲破地域思维,开放合作。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去年,321项中非科创成果在中非创新合作与发展论坛上亮相,现场签约21项;东湖论坛汇聚全球20多个国家的重磅嘉宾,共同打造科技盛宴。
产业联盟、离岸创新中心、海外研发基地……在全省,为打造深度融入全国全球创新网络的开放创新体系,全面提升湖北科技创新聚全球、用全球、领全球的能力,更多探索正在进行中。
宜都市华阳化工公司因我省海智基地(工作站)受益。去年,该公司出口欧美市场的拳头产品紫外线吸收剂,需要推出新品,但企业研发人手少,力不从心。通过海智基地,公司得到湖北大学教授马超团队的技术支持。“目前,新产品紫外线吸收剂UV3030的中试已完成,不仅成本有所降低,而且产品质量、吸收率大幅提升,新产品产业化后可新增效益3000万元。”公司相关负责人覃华中说,希望继续借用更多海内外专家的智慧,助推企业发展。
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武汉)自2015年挂牌以来,通过“区内注册,海内外经营”模式,柔性引进海外人才,吸引和集聚离岸创新创业主体。目前已在海外设立4个工作站,与世界17个国家和地区的36个海外科技团体建立友好交往渠道;省内建立7个中国科协海智基地、17个省海智(离岸创新)工作站,开展了一系列供需对接活动。
“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吹响了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冲锋号。”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周德文表示,省科协将加大与海外科技社团交流联络,加强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武汉)及海智基地(工作站)建设,组织海智专家荆楚行系列活动,协助我省科创链向海外拓展。联合全国学会和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举办一批有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会议,并推动在鄂发起成立国际科技组织以及吸引优质科技类境外非政府组织在鄂设立代表机构,支持我省科学家在重要国际组织担任领导职务,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学术发展高地。
来源:湖北日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