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传统民俗烫豆糕拓宽村民增收门路—— 老手艺焕发生机

本报讯 (通讯员尹宏伟)11月20日上午,天气微寒,黄州区陶店乡袁家铺村14组村民孙楚来家里却是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他们家又开始制作手工烫豆糕了。

豆糕,是黄州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美食,也是老百姓过年必备的年货之一。每到冬季,孙楚来和妻子李秋梅就拾起烫豆糕的“老手艺”,手工制作出深受黄州群众喜爱的传统美食——豆糕,通过口碑相传,将产品推向市场。烫豆糕这个“老手艺”一经上市便焕发出了强劲活力,成为孙楚来家冬闲时期增收的主打项目。

孙楚来和李秋梅将浸泡一夜的黄豆和大米用磨子磨碎成浆。接着,将磨好的豆米浆倒入大盆中,加入适量的面粉,并快速搅拌。然后,将两口大铁锅烧热,用丝瓜瓤蘸上菜油快速擦锅,舀一碗豆米浆旋转倒入锅中,用打磨过的蚌壳盖迅速抹圆、熨平。几秒后,豆糕皮烫熟,需要用手快速提起烫熟的豆糕皮,放到灶旁边的筲箕背面,再摊铺到竹帘上晾凉。最后,将晾凉的豆糕皮卷成筒,切成丝或剪成丝,放在太阳底下晒干。

“今年10月20日开始烫豆糕。天气晴好时,两个人一天可以烫一百多斤米的豆糕。”孙楚来说:“冬季田里农活少,从农历十月底到腊月底这两个月,仅烫豆糕这一项,每年可以增收近2万元。”

民俗文化传承的不仅仅是乡愁记忆,更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在陶店乡袁家铺村,烫豆糕、打糍粑的家庭作坊就有5家。

“黄州区老百姓烫豆糕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间,传承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黄州区政府办驻袁家铺村第一书记郑先明介绍,村两委鼓励村民农闲时发展第二产业,让传统民俗文化逐步走向产业化、商业化、市场化,使烫豆糕和打糍粑这些黄州传统技艺成为村民致富新途径,更好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从城区驱车十几公里前往购买豆糕的市民孙女士开心地说:“我每年都要来他们家买一百多斤干豆糕。这一次就买了87斤,送给亲朋好友品尝。而且今天有口福,吃到了刚刚出锅的豆糕炒大蒜苗,也买了10张豆糕带回家,分给朋友们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