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方胜昔 程楠)今年以来,罗田县骆驼坳镇综合执法中心在执法实践中,通过部门联动、群众参与、前置执法,在巡查、监管上持续发力,从源头上减少违法行为发生,探索一系列适应基层执法事项杂、执法力量薄弱、违法行为隐蔽的新机制。
劝导优先,柔性执法,规范街道提升活力。镇容镇貌监督管理是乡镇执法中心的一项日常工作,镇综合执法中心开展镇区街道环境卫生提升和街道秩序维护行动的策略。监督管理全路段,根据人口、车辆、店铺数量将镇区分为镇区主干道、318国道近镇区沿线、燕儿谷景区入口三个路段,每路段至少安排两名执法队员承担相应路段管理服务责任。管理对象全覆盖,对于机动车乱停乱放的情况,劝导机动车驾驶人主动规范停车,联合派出所开展联合执法,对乱停乱放机动车开展集中疏导整治行动,对占道经营摆摊卖菜群众,将无固定摊位菜摊规范至统一门店,对出店经营商户,允许商户在指定区域范围经营。规范街道全周期,常态化开展监督管理,做到整治一类,规范一类,强化一类,营造群众自觉维护镇区卫生环境和交通秩序的良好氛围。
调解优先,干预在早,化解矛盾重拾亲情。2024年5月,骆驼坳派出所民警对某村群众因建房引起的矛盾纠纷向镇综合执法中心提出联合调解纠纷申请。接到线索后,执法中心经走访调查,了解到矛盾双方系亲戚关系,2021年因新建房屋的归属问题产生矛盾,多年未得到有效解决,期间双方经多轮调解未能达成一致意见,还走进法庭对簿公堂。村干部搭桥,执法中心执法队员3次与双方当事人单独谈话,2次组织双方当事人面对面沟通,协调双方诉求,最终双方当事人签写承诺书,积攒3年多的矛盾纠纷得以化解。事后,当事人用“心系群众化解三年纠纷,用心用情再续一世亲情”的锦旗向镇综合执法中心表达感激之情。
巡查优先,法治宣传,宣传法规扩大影响。成立以来,深入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探索实践出线索摸排双规机制,按照执法队员包片分村,村干部包片分组,对辖区各村开展常态化巡查监管和普法宣传。执法中心制作印发普法宣传资料3000多份,执法队员巡查宣传政策法规150次,村干部下发普法宣传资料、上报违建线索,群众口口相传,初步形成了农村建房监督、宣传合力,有效遏制了农村建房乱搭乱建的现象。
教育优先,处置规范,阳光执法温暖民心。今年9月,镇综合执法中心立案查处一起案件。违法当事人在未办理《植物检疫证书》和《松材线虫疫木检疫处理通知单》等相关手续情况下,准备将疫区木材运往外省销售,途径该镇时被骆驼坳派出所查获,并将案件线索移交镇综合执法中心。该中心办案人员现场勘验其运输的木材,核实全部为未经无害化处理的马尾松原木(疫木),净重36.45吨。镇综合执法中心邀请镇综合执法观察员参加此案件讨论,依法作出责令违法当事人将疫木送往定点加工企业作无害化处理,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的行政处罚。11月4日,当事人亲自送锦旗“柔性执法有温度暖人心 阳光执法有尺度显公平”,认可和接受处罚决定。10月5日,罗田县已进入森林防火戒严期。某村一村民在田间焚烧秸秆产生浓烟引发5G平台报警,在调查取证过程中执法队员了解到该村民系脱贫户,认错态度良好,他们与镇综合执法观察员和村干部商议后,决定立足教育为主,让其充当两天村级森林防火宣传员,充分发挥行政执法的教育引导作用。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