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片被
山与河
滋养着的黄土地
这是一个
古老文明密码与丰饶自然资源
交融的
中部黄河流域省份
这里的古建很“硬核”
飞虹塔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琉璃塔。2018年,它被世界纪录认证机构认证为世界最高的多彩琉璃塔。
这里的壁画很“出圈”
北齐徐显秀墓的壁画。现展于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内。
这里的青铜器很“显眼”
晋侯鸟尊出土于西周晋国的首任国君燮父墓中,距今已有3000余年,是山西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商代鸮卣(xiāoyǒu),它被很多网友称为古代版“愤怒的小鸟”。
这里也是
很多人认为
被低估的“华夏文明摇篮”
它是
我国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和电力外送基地
曾点亮全国一半的灯
中华文明进程中的重要坐标
“最初中国”在这里发现
全国第一个
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
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全国首个
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
……
这,就是山西
一个被时光偏爱的地方
一片令人惊叹的古老土地
在平顺县神龙湾村(原名穽底村)的峭壁上,有一条被当地人称为“太行天路”的挂壁公路。
“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
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
《左传》用
“表里山河”
描述山西
外有大河
内有高山
山河天险护佑一方安宁
山西
因位于太行山之西而得名
而被称呼作“晋”
则有一段曲折的渊源
西周初期
周王大规模分封诸侯
山西中南部为十余个诸侯的领地
其中最主要的诸侯国是晋国
春秋时期
晋国发展强大
逐步兼并了周边小国
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公元前453年
晋国卿族赵、魏、韩三家三分晋国
史称“三家分晋”
后世以三晋之地大部在山西
故山西简称“晋”,又称“三晋”
从享誉四海的武圣关云长
到以义制利纵横欧亚的明清晋商
从太行山上抗日烽火
到今日转型之山西
山西的魅力
在于雄壮秀美
更在于质朴厚重
盐湖一角。
晋之“蕴”
表里山河
风云激荡
山西的底蕴
深沉浓厚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
甚至更为悠远的史前文明
都可以在这片古老大地上找到印记
西侯度遗址。
180万年前
旧石器时代
远古的人类在此生息
10万年前
丁村人已经开始使用石器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这里
承载着无数中国人的乡愁
游客在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的“根”字影壁前合影留念。
翻开史书
山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
武圣关羽
诗人王勃、王维、王之涣
“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
一代代风流人物
把自己融进了山西的蕴藉
雁门关位于山西代县,是长城重要关隘之一,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这片土地
还孕育了
炎帝农耕文化、尧舜德孝文化、
关公忠义文化、能吏廉政文化等
流传出
介子推隐居奉母
杨家将血战金沙滩
程婴义藏赵氏孤儿等
民间故事
云冈石窟。
晋之“韵”
韵味就像老酒
入口生香
又回味无穷
晋的韵味
值得反复咂摸
昔阳县西寨盘山公路。
山峦起伏、江河浩荡
刻画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印记
地图来源:天地图
东依太行山
西、南依吕梁山、黄河
北依长城
勾勒出山西的地理轮廓
山西的版图像一枚树叶
山地、丘陵、台地和平原
在此交汇
太行山。
说到山西的山
左手一指是太行
千峰竞秀
万壑争奇
雄、奇、险、幽、秀、美
右手一指是吕梁
群峰逶迤
山势陡峻
植被多样
雄浑厚重
夏日老牛湾。
说到山西的水
滚滚黄河在此奔流不息
“三晋母亲河”汾河流水哗啦啦
山川起伏、河谷纵横
造就了山西四季分明的气候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鹳雀楼。
山西
有巍峨雄壮的美
五顶嵯峨接太虚,就中偏称我师居。
——北宋·张商英《五台山》
有磅礴雄浑的美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游客在晋祠难老泉旁游玩。
有古韵悠悠的美
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
——唐·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有碧波荡漾的美
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汉·刘彻《秋风辞》
航拍雁丘园。
有缠绵悱恻的美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金·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它也有余韵悠长的婉转
作为中国戏曲艺术的发祥地之一
从元代保留至今的一座座戏台
默默讲述着曾经
一位晋剧演员在舞台上扮演关公,演绎忠义仁勇。
高兴起来
它有红红火火的炽烈
鼓声如雷
钹音清脆
锣鸣镗镗
要的就是一个威风
威风锣鼓古朴典雅、纯正健美,蕴藏着强烈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是中国鼓乐的经典。
若是沉下心思
它又有难得的细致精巧
山西民间面塑举世闻名
面中有世界
手里有乾坤
霍州年馍。
晋之“馧”
“馧”是个古字
意思是“香气浓烈”
用来形容晋的味道
正合适
山西面食是地方传统特色面食文化的代表之一。
面食飘香
蒸、煮、煎、炒、烩、煨、烧
从制面工艺到烹调习惯
从煮面火候到吃法味道
山西人把面吃出了花儿
最有名的自然是刀削面
一大碗热气腾腾扑鼻香
醋缸。
还有一种香
让人想起来就满嘴口水——
醇厚酸香的醋
山西人善酿醋,爱吃醋
索性连“老醯(xī)”这个醋的古称
也成了山西人的代名词
地上文物看山西
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的三晋大地
各类文物星罗棋布、点缀其中
行走在这片黄土地上
可嗅到历史的味道
晋公盘是晋文公送给女儿的一份嫁妆。
山西现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1处
唐代以来彩塑和壁画面积
古戏台数量
均居全国之首
隰县小西天的悬塑。
不可移动文物5万余处
现存古建筑约2.8万余处
约占全国十分之一
仅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一项
这里便上启大唐
穿越宋辽金元
近至明清
元代及元以前木构古建筑509处
占全国80%以上
拥有
五台山、平遥古城、云冈石窟
三大世界文化遗产
夜幕下的平遥古城迎薰门城楼。
世界上现存最古老
最高大的纯木结构建筑
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
中国现存最完整的道教壁画
永乐宫壁画
永乐宫壁画。
中国现存较完好的三座唐代木结构建筑
佛光寺、广仁王庙、南禅寺
佛光寺东大殿。
乔家大院
渠家大院
王家大院
三多堂
……
各具特色的晋商大院
乔家大院。
晋之“耘”
耕耘,收获
有一分辛苦就会有一分回报
进取的气质是山西与生俱来的禀赋
唐代韩愈有诗云
“朗朗闻街鼓,晨起似朝时。”
描绘的是山西汾河两岸繁荣的商业景象
山西山多土瘠
但煤、铁、盐蕴藏丰富
自古以来
山西人便利用自然资源与他人交换所需物资
明清时期
纵横欧亚九千里
称雄商界五百年
是晋商写下的传奇
由晋商首创的“票号”
汇通天下
日昇昌票号创立于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它被称为中国现代银行业的开山鼻祖,曾以“汇通天下”闻名于世。
晋商以诚信为本
形成
诚实守信
开拓进取
和衷共济
务实经营
经世济民
的晋商精神
70多年来,右玉的干部群众持续不断植树造林,创造了将“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的生态奇迹。
在现代化的建设中
山西作为重要的能源基地
为全国源源不断输送“黑金”
这里曾“因煤而兴”
也“因煤而困”
如今的山西
在能源革命与绿色低碳的思考中努力转型
山西是
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
在运城市稷山县100MW光储一体化项目基地,一排排整齐的光伏板与远处的青山交相辉映。
近年来
在全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同时
统筹推动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全力构建体现山西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大力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山西行动”
工人在位于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的太重集团新能源产业园区吊运风电装备。
坚定向新而行
坚定向效而行
坚定向绿而行
参观者在中国宝武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车间展示“手撕钢”。
2023年
山西
焦化行业先进产能占比达96.6%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9%
首批10大重点产业链、10大特色专业镇
营业收入增速达20%以上
航拍镜头下的山西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永和段。
今日的山西
发挥承东启西、连南拓北
的区位优势
积极对接“一带一路”
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2023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现场。
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中欧(中亚)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
山西品牌产品不断走出国门
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
晋阳湖·数字经济发展峰会
山西特色专业镇投资贸易博览会
“人到山西好风光”人才宣介活动
……
受到越来越多关注
运城市万荣县境内拍摄的风力发电机组。
全力推动产业转型
纵深推进能源革命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
已成为新时代山西的主旋律
航拍南中环桥。
稳中求进
与时俱进
山西
正向更广阔的领域“深耕细作”
航拍汾河景色。
伴随着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豪迈征程
三晋儿女
以“晋”自豪
以“晋”自勉
向着更加美好的生活阔步向前
村民在位于云州区唐家堡村的大同黄花有机标准化种植基地内采摘黄花。
有人说
一辈子一定要去一次山西
因为它有世界级的人文质感
一辈子一定要多去几次山西
因为表里山河的三晋大地
无论你怎么走
仿佛也走不尽
7月26日—7月28日
山西省旅游发展·“锦绣太原”文旅推介对接活动
在太原举办
五千年很远
但山西很近
总要去一趟山西吧
来源:新华网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