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除了文化教育,体育也是基础教育中重要的一环。近年来,湖北在全国率先实施体教融合示范区试点建设,越来越多的体育项目走进校园,帮助孩子强身健体,愉悦身心。
在潜江市德风学校,操场上橄榄球、篮球、足球课正在进行,学生们挥汗如雨;在室内,跆拳道、击剑课上的对决,让孩子们收获快乐。
潜江市德风学校学生肖奕帆:“我没能想到也能穿上这身衣服学习击剑,使我的反应力更加快了。”
潜江市德风学校学生赵英卓:“运动起来至少有一小时以上,我感到非常的快乐。”
如此丰富的体育课程,源于体教融合上的探索和突破。以往,中小学体育课大多是学校自行安排,除了跑步、做操,再没有更多的选择。单调的项目提不起学生们的兴趣,问题如何破解?从2022年起,湖北省教育厅联合省体育局,在武汉市汉阳区、潜江市等12个县(市、区)开展体教融合示范区试点建设,每年资助1200万元,来引导体校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走进校园,共同开设体育课程。
以潜江市德风学校为例,通过当地体育局的牵线,他们和潜江30多个体育俱乐部进行共建,每周,都会有专业教练和运动员来到校园进行授课,除了常规体育课还有兴趣特长课和体育专项课,零起步组建了橄榄球、击剑、武术等多个体育专项队,为学生们提供了展示自我、锤炼技能的平台。
潜江市德风学校橄榄球教练徐凯杰:“刚开始来孩子都没有见过新奇的橄榄球运动,经过慢慢地磨合喜欢上橄榄球,更加激发孩子们的团队意识。”
潜江市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中心副书记伍代军:“实现城区到乡镇横向覆盖,小学到高中纵向贯穿,强化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和时长,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达到95%以上。”
不少学校还探索延长校内体育锻炼的时间。武汉市汉阳区楚才小学,就专门设置了30分钟大课间,来进行课间操与体能锻炼,篮球、轮滑等40多个体育社团在校园里异常活跃,受到学生热捧。孩子回到家里如何动起来?是诸多家长关心的问题,楚才小学探索将体育锻练从校内延伸至校外,以线上运动打卡的方式,督促学生运动。
武汉市汉阳区楚才小学校长韦莉:“校内一小时,校外一小时,我们每个体育老师都会在自己任课的班级,开设运动打卡的这样一个作业,低年级就是跳绳,中年级仰卧起坐,每天每个月他的打卡的内容都不一样,家校共育,一起来重视孩子的这个体质健康。”
武汉市汉阳区楚才小学学生家长瞿萌:“在放学过后,也会带着孩子打打羽毛球,打卡的过程中也和孩子两个人一起互动,孩子也很开心,增加了这些体育项目之后,他的体能会比以前会好很多。”
截至目前,全省体教融合试点学校已经达到193所,带动各地配套投入专项资金新建扩建体育场地165个,新增体育教师、教练员157人,成立学校体育社团2114个,进一步促进学生们“文武兼修”、全面发展。
(长江云新闻记者 肖雅雯 谭思为 潜江站 林浩 李理 潜江台 )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