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3月16日,一场热气腾腾的理论宣讲在鄂东大地精彩上演。来自宁波的3名“后浪”青年宣讲员走进湖北省黄冈市,与当地青年宣讲员面对面交流、零距离互动。
为何赴黄冈宣讲“走亲”?
此次赴黄冈宣讲交流的3位宣讲员分别是宁波梅东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现场控制员冯钧嶂、北仑区大碶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副主任曹炜和宁波财经学院大四学生黄宇。他们虽然来自不同行业,但拥有共同身份——宁波“后浪”青年理论宣讲团成员。
3位宁波“后浪”青年宣讲员
据了解,随着“浙字号”理论宣讲不断做大深化,宁波“后浪”青年理论宣讲团应运而生,并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宣讲模式——紧扣时代脉搏,紧贴群众生活,从青年人的视角出发,用“小故事”阐明“大道理”,让宣讲既“接天线”又“接地气”。
如今,宁波“后浪”青年宣讲员不仅在各大宣讲赛事中崭露头角,还把宣讲“走亲”的脚步辐射到省外多地,不断深化对口合作地区的青年对话。
黄冈作为宁波对口合作城市,虽有重山所隔,却情缘不断。两地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宁波此次受邀选派青年宣讲员参加黄冈市“亲·听”青年宣讲活动启动仪式暨培训会,既是交流宣讲经验、传经送宝,也是甬黄在理论宣讲方面密切沟通、加强合作的良好契机。
3位宣讲员做了哪些宣讲?
改革开放看浙江,硬核力量有大港。冯钧嶂用慷慨激昂的语言讲述了东方大港如何在全省一盘棋中体现“硬核力量”。因改革开放而生、而兴、而强的宁波舟山港,依托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全省海洋港口一体化蓝图,把开放的脚步越迈越远、“朋友圈”越做越大。
冯钧嶂进行示范宣讲
“这个小小的计算器和‘四千精神’又有什么关系呢?”曹炜的宣讲娓娓道来,用亲切的“家常话”把大家带入三十多年前浙商谈生意的场景。父辈凭借着“四千精神”在时代的浪潮中“存活”了下来。如今,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四千精神”再次焕发出强大活力。
曹炜进行示范宣讲
黄宇以“潮起亚运看何以中国”为主题,辅之以新颖有趣的动画视频,向黄冈青年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体育情怀和杭州亚运会的故事。此外,他还和现场宣讲员分享了今年2月28日自己在余姚横坎头村蹲点调研宣讲的经历,探索“蹲点式”“情景式”“交互式”等新的宣讲模式。
黄宇进行示范宣讲
从东方大港到“四千精神”再到杭州亚运会,既有倾情讲述又有视频展示,宁波青年宣讲员用青春潮音,把党的创新理论、浙江的发展故事讲出了时代特色,讲出“烟火气”。
“今天的培训非常成功,三位青年宣讲员带着真诚和真情倾囊相授,为在场三百多人打开了视野,‘原来宣讲可以这样搞!’”黄冈市委宣传部理论科科长郭平光点赞道。
宣讲“走亲”有何感受?
短短两天时间,来回行程16个小时以上,在冯钧嶂看来,这次宣讲活动虽然时间紧张,却收获满满。
“我们宁波的宣讲员带着干货前去,既给兄弟省市传递了新的宣讲理念,也展现了我们宁波宣讲员的城市自信。当然,我们也带回很多具有黄冈特色的宣讲模式和经验,这对于日后我们构建自己的宣讲架构也很有帮助。”冯钧嶂说。
“作为前来交流的宣讲员,我们必须要体现出良好的理论素养,其次就是要根据平时的积累和思考给出示范做法。”在面对外省宣讲员提问“如何宣讲好‘三支队伍’‘八八战略’等关键内容”时,曹炜说,理论学习一刻都不能放松,同时要进行更多的思考,并在每次活动后及时总结经验。
“这次赴湖北进行理论宣讲交流,听了湖北省委讲师团老师的授课,可谓是受益匪浅,我们进行的示范宣讲也得到了当地宣讲员的点赞。”黄宇希望,今后两地可以经常互派宣讲员和导师,多多交流,碰撞出更多理论宣讲的火花。
来源:甬派客户端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