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田县凤山镇二郎庙村,有一座海拔700多米的后山,曾经一片荒芜,如今山上林木茂盛,满目青翠,这一切都离不开杨明成。39年间,这位古稀老人用的锄头和铁锹断了30多把,解放鞋穿破了50多双,用双手和汗水植树2万余棵,让100余亩荒山重新披上了绿装。2022年2月18日,他荣获“罗田县第五届道德模范”称号;2023年1月19日,他荣获“黄冈市第七届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称号。
1983年,农村土地承包到户后,一些荒山无人管,杨明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决定在责任山上种杉树。起初,他按祖辈沿袭来的“插枝”方式种杉树,山上石头多、土质硬、不好插。他将石头清理干净,再挖坑、插枝、理土压枝。有时候锄头被挖断,他就用手去扒土窝子,双手常常被石头或树枝刺得鲜血直流。后来,他学会了用苗床播种育苗。
第一年,他栽种了500棵杉树,没多久就死掉100棵。他托人买书看,向村里老人、林业技术员请教,掌握了栽树、除虫、施肥等技巧。他体会到栽树要深挖、舒根、填满、打紧,将杉树的间距调整为80厘米保证成活率。山上杂草丛生没有路,他就掘山开路。为防止牲畜破坏树苗,他砍竹子编织防护栏。
他每天很早就起来,将砍刀别在腰里,赶着牛羊上山,然后挖坑、种树、浇水,中午就带饭吃,在搭建的茅草棚里休息,一直干到傍晚才回家。
树苗栽下去后,必须及时浇水,他到山脚下的塘里挑水,要住返两里路,由于山路坎坷,等到了山上只剩下半桶水。每年8月,酷暑难耐,他在树林里整枝时,手脚经常会被树木滕蔓划伤刺破,也会被马蜂蜇得鼻青脸肿。
他身体不算好,患有白内障、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共做过四次手术,但从不歇息。“老头子身体本身就不好,我们怎么劝都没用。”提起杨明成,老伴晏凤娥的眼睛湿润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杨明成的精心照料下,他种下的树苗在荒山扎下了根,曾经光秃秃的后山渐渐被一片片茂密的树林覆盖,这些杉树笔直挺拔约有3层楼的高度,树干直径大多有20厘米。在杨明成的带动下,村民们也跟着种树,他免费给村民提供种苗和技术。“以前种树就是想变卖点钱,可现在许多人找我买树,我舍不得卖。这么多年了,这些树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我对它们有感情了。”他用手抚摸着树木,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从青丝到白发,坚守大山半生,开荒不停,造林不止,一肩一锄,一步一印,躬身荒山绘就满目葱茏,39年的光阴,这位朴实无华的老人终为荒山披上了新绿。他的事迹先后被《湖北电视台》垄上频道、《黄冈日报》报道。
来源:湖北日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