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春运抢票高峰期,一些热门方向的车票难免会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于是“抢票加速”服务再次大量上线。
1月5日,上海市消保委发布了4家平台抢票加速服务测试结果,发现不同平台抢票所需支付的费用不同,抢票机制也不同。平台把抢票成功率和用户等级、加速分级、车次选择等相挂钩,但其挂钩的规则和优先次序并不透明。消费者实际对抢票成功率的高低、真假根本无从辨别,只是被不断灌输“加钱=增加概率”的概念,被诱导着持续盲目付费。
例如,某平台设置了低速、快速、高速、光速4个不同档次的抢票加速包,每增加一个档次消费者需要多支付20元。同时,该平台还在订票界面标注了具体的抢票成功率,消费者购买的加速包越贵,显示的抢票成功率越高。如低速41%、快速44%、高速48%、光速62%。但抢票成功率是怎么得出来的,消费者并不知晓。
另一家平台则设置了普通用户抢票和会员抢票。普通用户抢票同样根据所谓的“抢票速度”设置分级,而PLUS会员抢票则需要消费者支付每年88元的费用。此外,还有抢靠窗座位、抢靠过道座位、5元/人的“24小时专人抢票”等抢票服务,都需要收费。
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平台为了增收,可谓煞费苦心。平台的“抢票加速”服务之所以能让消费者买单,是因为掌握和利用了消费者的急躁和侥幸心理。消费者抢不到票,会产生急躁情绪,当看到平台宣称可以“较高成功率”抢到票时,就会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愿意多支付一些钱来增加成功的概率。利用这种心理,平台灌输“加钱=增加概率”的观念,推出诸如各种加速等级包、VIP会员加速等各种“玩法”。
对此,铁路12306近日表示,消费者使用的“加速包”并不能拥有优先购票权,无论是哪款购票软件都需要在铁路12306购票系统排队。上海市消保委则指出,平台帮消费者抢票仅仅是在12306平台不断刷新余票信息,继而通过程序抢票,这项服务可以算是一项增值服务,也给一些消费者带来便利,但其技术含量和服务成本不高,抢票成功更多的是依靠运气。
即便如此,平台依然动辄收取数十元甚至上百元的抢票费用,赚取“概率钱”,同时还提前收费获得现金流。此外,有些平台还有好友帮抢、好友助力等加速任务,其目的是利用消费者人际资源,把消费者作为拉新引流的“利器”。
但问题是,这样的生意有违规风险。如果“加速包”不能加速或者抢票成功率没有宣传的那么高,就涉嫌虚假宣传,侵犯购买“加速包”的消费者的权益;如果可以加速,则损害通过正常途径购票的消费者的权益,有违公平。
在新浪黑猫投诉平台上,就有不少消费者反映平台的“抢票加速”服务存在诱导消费、虚假宣传、默认购买加速包、未抢到票不退购买加速包的费用等问题,涉及一些旅行网以及多家在线旅游平台。
因此,消费者应擦亮眼睛、理性消费,与其花钱购买所谓的“加速包”,倒不如使用12306平台的“候补购票”功能。同时,还要了解,第三方平台购票还可能出现出票迟延、退改签手续费过高、个人信息泄露、退款慢等问题。
来源:工人日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