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迎来历史上首场国家级帆船盛宴,专家教你看门道!

没有海却一样能扬帆起航

我省迎来历史上首场国家级帆船盛宴

图为:帆船在东湖逐浪。(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梅涛 摄)

4月27日,湖北省东湖帆船基地码头处,参赛选手们依次排队将用于装载船艇的拖车缓缓推进湖中,一艘、两艘、三艘……崭新的白色帆船瞬间密集汇入,纷纷朝着湖中央的比赛区域驶去,正式拉开了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帆船测试赛暨2019年全国青年帆船锦标赛的序幕。这既是军运会的一场测试赛,也是一项全国最高水平的青年赛事,两者合二为一,检测着帆船竞赛项目两个竞赛码头的场地、设施及竞赛组织工作。10月份,这里将成为军运会参赛选手和观众心目中的“最美赛场”。

天气“变脸”怎么办?

一系列预案考验组织能力

在真正“靠天吃饭”的比赛项目中,帆船运动绝对算得上是其中之一,无风就无法比赛,风大了又可能造成危险。每年举办过上百场大大小小赛事的竞委会竞赛组织处处长、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竞赛部部长王佳鑫坦承:“受天气影响,帆船竞赛变化太多,组织难度非常高。”

“国际帆联的竞赛规则都一样,但每场赛事的细则却不同,比赛轮次从3轮到11轮不等。例如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比赛也许只进行三轮就可产生冠军。”王佳鑫介绍说。正是由于竞赛日程非常灵活,因此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这给竞赛组织工作带来了考验。这其中就牵扯到了赛程安排、志愿者服务、食宿安排、交通班车等等一系列组织工作,而这些内容都是对军运会帆船项目正赛的一次实战检验。

尽管“天有不测风云”,但竞委会自有一系列预案。“比如在没有风力的情况下,一般会采取等待,并且会在场地上举行联谊、拓展活动,甚至交流会都有可能进行,这些都在计划之中。”王佳鑫坦言,只要不是极端恶劣的天气,一般也都不会中断比赛,而这些都需要裁判长的临场经验,做出正确处理。

距离太远怎么办?

沿湖岸设置赛道方便互动

一直以来,帆船运动都是在海上举行居多,此次移至东湖这种城中的湖泊,便是一种“接地气”的创新探索。

本次测试赛设有场地赛和长距离赛两种,其中场地赛是奥运会竞赛项目,也是军运会正赛唯一的竞赛项目。据竞委会副主任、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副秘书长苏科介绍,长距离赛航线大约有42公里,被称为“海上马拉松”。但遗憾的是,这个项目很少进入大众视野,因为一般在海里比赛,即便拿着望远镜也不易看见,唯有乘船跟随才行。苏科坦言,此次在内湖水域设置长距离赛实际上结合了东湖特色,做到因地制宜。“赛事期间,我们将沿着东湖多个湖岸设置浮标,离岸边最近距离只有30米,可以方便运动员和岸上的观众互动。”苏科表示。

但不管怎么说,普通市民要想在现场短时间内了解这项专业性极高的小众项目的确很难。对此,竞委会副主任、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尹进波表示,本次比赛期间,竞委会将在帆船基地开展现场解说和展示,让大家感受到帆船运动的独特魅力。

本次比赛从4月27日至5月3日结束,游客们闲暇之余,徜徉在东湖绿道之时,也可尽揽湖北省帆船历史上的首场国家级专业帆船盛宴。(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张诗秋 门天清)

昨日,武汉军运会帆船测试赛在东湖开赛,来自全国20支青年帆船队的109名运动员参赛。这也是我省帆船历史上首次举办国家级专业赛事。 楚天都市报记者邹斌摄

赛前,选手涂抹防晒霜 长江日报记者喻志勇 摄

观赛指南:帆船赛怎么比?专家教你看门道!

帆船运动是如何分级,又是怎么比赛?武汉军运会帆船项目竞赛委员会的专家向长江日报记者进行了详细讲解。

(文/长江日报记者李勇 制图/职文胜)

来源:长江日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