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淋山河镇的田野上,雪白的棉花、金黄的稻浪、褐绿的猕猴桃,共同构成了动人的丰收三原色。这不仅是对辛勤耕耘的回报,更是该镇持续推进产业振兴、盘活土地资源的生动缩影。
走进淋山河镇,丰收的喜悦在田间地头荡漾。在赵泥畈村,连片稻田金黄遍野,收割机轰鸣作响;在眠龙村,猕猴桃藤架下果香四溢,游客体验采摘乐趣;在新开垦的坡地上,朵朵棉桃洁白如雪,昔日荒地今日生“金”。三大产业同步丰收,展现着农业发展的蓬勃活力。
棉花
邹和元
淋山河镇棉花种植大户
之前这块地是荒的,村里开荒流转过来的,棉花是从今年6月份开始种的,这里有50多亩,那边有40多亩,共100多亩。
邹和元的棉田,是淋山河镇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向荒地要效益的典型代表。通过开荒复垦,曾经的撂荒地变成了高效的“增收田”,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开辟了新路径。
水稻
徐兰安 淋山河镇赵泥畈村种植大户
我们村种了350亩水稻左右,亩产大概在1700斤左右,比往年亩产增加200斤左右。
水稻的增产丰收,是“天帮忙”加上“人努力”的结果。通过稳定的收购渠道和价格,保障了种粮农户的收益,使得“米袋子”更加充实,同时也让农户的“钱袋子”更加鼓胀。
猕猴桃
张文涛 张果山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我们种了50多亩猕猴桃,今年亩产约2000斤。我们改良了技术,通过疏果只保留大果,使得糖分更集中,口感非常好。
从追求产量到注重品质,张文涛的猕猴桃种植理念转变,体现了淋山河镇特色农业正在向精细化、优质化迈进。品质的提升,直接带来了市场竞争力的增强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徐帅 淋山河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负责人
棉花开荒增收、水稻增产提质、猕猴桃优产畅销,是今年我镇秋季农业生产的三大亮点。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巩固好这股良好势头,引导更多农户和合作社科学种植,同时拓展销售渠道,确保既丰产又能丰收,让特色产业成为乡村振兴最坚实的支柱。
来源:团风县融媒体中心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