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雕细琢,榫卯之间续文脉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依托学院生态园林教育优势,争做历史的“解码者”。以“传承传统技艺”与“融合现代技术”为核心,书写着古建筑传承的新篇章。

传统为根,技术为翼:在斗拱飞檐间架设“数字桥梁”

“精操作、懂设计、善传承、会管理、能创新”的培养导向,展现出人才培养的高标准。开设传统营造核心课,同步设置数字化技术课,辅以实践类课程。“传统工艺+数字技术”的双核课程体系,使得学生既能系统掌握传统技艺,又能熟练运用数字技术,具备仿古建筑设计、施工管理及文化遗产保护能力,能静下心做“慢工细活”的同时玩转数字化修复技术。

“双师双能”教学团队中,校内教师均具备古建行业实践经验,聘请非遗传承人及企业专家担任导师,通过“大师工作室”将木作、彩绘等传统工艺融入课程。学生毕业后可考取文物保护工程从业资格证书等职业资格证,投身古建筑设计、古建筑施工等企事业单位,担任古建筑施工员、古建筑工程师等。

“虚实融合”,匠心淬炼:让鲁班智慧邂逅“数字非遗”

“真实建造+虚拟优化”的双轨训练模式,建设传统工艺工坊、MR古建虚拟仿真实训平台两大模块,这种“虚实融合”的实训体系形成“学中做、做中创”的特色培养路径。工坊配备非遗技艺实训区开展仿建实操,MR平台集成三维激光扫描与混合现实技术,实现古建结构虚拟拆解、沉浸式修复演练及BIM协同设计全流程数字化训练。实现传统与数字技术双轨育人,助力古建筑传承与可持续发展。

校企共建“古建产业学院”,引入企业资源,形成“技艺实操—数字孪生—智能建造”的闭环实训链。在校内完成六角亭、水榭等仿古工程实践,学生参与到全流程实操,企业导师驻校指导,同步结合MR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利用BIM技术对亭阁结构进行数字化建模与施工推演,实现传统技艺传承与现代技术应用的深度交融。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用匠心守护文脉,以创新激活传统,续写着“青砖黛瓦”的现代注脚。从这里启程的学子们既是榫卯间的技艺传承者,更是古建数字化时代的破局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